首页 > 创新要闻 > 正文

一周新看点

2017-06-20 10:23:14   作者:张颖辉   点击:
0

——前 沿——
我国将在西藏墨脱布局观测研究台站

 
       新华社报道:中科院墨脱站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工,站址位于墨脱县德兴村。建成后,基于独特生态系统带来的研究价值,科研人员将对墨脱地区植被、冰川、湖泊、大气等进行观测,对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开展调查和监测,并研究各自然地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题。将有效弥补空间观测的盲区,从整体上认知和研究青藏高原。
全球首单无人车配送完成
 
       《人民日报》报道: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无人车在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首次亮相,这也是全球首单无人车配送。自主规避障碍和往来的车辆行人、在校园穿过几条马路后,配送机器人无人车顺利完成配送任务。据介绍,配送机器人是京东智慧物流体系生态链中的终端,旨在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保障购物体验。

 
——环 球——
日本研究发现咀嚼不足有损大脑记忆功能
       新华社报道: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发育期未能充分咀嚼食物的实验鼠,其大脑神经细胞发育不全,学习和记忆能力相对低下。研究人员分析了实验鼠大脑海马区发现,吃粉末状食物的实验鼠海马区神经细胞数量只有对照组的一半左右。海马区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此前也有研究报告称咀嚼较多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老年人预防认知障碍症,这一研究从脑神经细胞层面解释了咀嚼与大脑之间的功能联系。
 

 
新型电解液可使锂电池耐受零下60度低温
       新华社报道:目前的锂电池在温度降到零下20摄氏度时就会罢工。美国科学家用液化气体研制出新型电解液,可使锂电池在零下60摄氏度的环境中还能高效运作。研究人员称,新型电解液还能使电池和电容器性能提高、安全性增强,可改善电子设备、电动车等在寒冷天气中的表现,可用于高空无人机、探空气球、卫星,甚至火星车和行星际飞船。

 
——科 普——
微波炉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
       《人民日报》报道:“微波炉的辐射会让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异,这些新分子可致癌”,这种说法早就有流传,近期,类似流言被“翻炒”。对此专家表示,微波湖加热的主要介质是水,加热的原理是让食物中的水分子振荡,从而生热,并不会促使食物发生化学变化,更不会产生新的东西。不仅如此,由于用微波炉加热饭菜热得快,且不用加水,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保留更多。
(记者 张颖辉 综合整理)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一周新看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