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政府搭桥破创新难题

2016-11-04 21:43:59   作者:王志 尹鹏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
0

    最近,乐陵市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凤鸣格外高兴,公司新研发的红枣原汁被海南航空“相中”,成为全国第一个登陆客运航班餐饮菜单的枣制品饮料。
   这得益于乐陵市每年举行的人才对接洽谈活动。德润公司一直想对红枣进行深层次研发,无奈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在去年10月份召开的“智汇乐陵”创新创业对接洽谈会上,乐陵市人才办专门邀请到了山东省红枣食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忠熙,并与德润公司达成聘任协议,在今后的5年里,他将帮助企业创新发展。
    自2013年起,乐陵就广泛搜集所辖企业的人才诉求,在全国各大高校、院所进行针对性的人才招引。在经常性沟通联系和不定期走访中,专家将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解决技术难题、培养人才骨干、联系引荐资源等智力服务

    现场对接,把脉问诊提建议
    10月14日,乐陵市部分企业迎来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37家高校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与当地的20余家企业对接。“张瑞林主任的团队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碳纤维体育器材研发方案,解决了困扰我们很久的技术难题。”在结对现场,与国内知名的体育器械新材料科技研发专家“牵手成功”的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瑞林早在去年3月份就与泰山集团已经互相“对上眼”,这次来企业参观生产车间,他带来不少好建议。“现在碳纤维在体育器材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生产的产品不仅重量会大大降低,使用寿命也远超传统材质器材。”对于碳纤维体育器材的生产,张瑞林建议泰山集团不要局限于碳纤维自行车的生产,可以将其扩展至全领域体育器材。“以前我们在学校只是写文章、报成果,但是真正的成果应该体现在生产应用上。”张瑞林认为,企业渴求转型升级,专家同样期待成果转化,“专家联系服务企业”是个双赢。

    专家支招,转型升级解难题
    今年初,乐陵市人才办收到了来自百枣纲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份报告,希望由政府牵头,帮助他们与台湾生物技术专家赖衍寯(jùn)对接,研发枣酵素生物工程。
    百枣纲目是乐陵目前最大的枣制品生产企业,但发展中他们也有自己的困扰,想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仍然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型人才。
    报告很快就有了回应,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百枣纲目就接到了通知,乐陵市委书记曲锋亲自带队,到台湾对赖衍寯的团队进行考察。最终,赖衍寯团队与百枣纲目成功对接。“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建设了酵亿生产车间,专门从事红枣酵素、SOD、口服干细胞、金枣虫草王等一系列高端红枣生物制品。这些新产品相比过去的传统枣制品,附加值提高了近百倍。”公司董事长李长云介绍说。
    在乐陵,通过专家的支招,许多企业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据统计,截至目前,累计为企业解决117个产品或生产技术难题,促成专家所在单位与企业签署了33项人才合作协议,与企业已签署合作协议或达成项目合作意向79个,促使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实际的技术产品和生产力。

    配套服务,确保人才留得住
    人才引进后,如何聚拢人才,尽早“开花结果”?乐陵在建设人才公寓,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的同时,对人才的科研项目进行认定,按等级给予5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的科研经费资助。
    优厚的政策,吸引了不少人才汇聚乐陵,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拥有国家和省级等各类科研平台载体133个,并与清华大学等89家院校实现合作对接,引进“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384人,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县级市,且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贴心的配套服务和优厚的政策福利,为的不仅是让更多专家与企业能够‘在一起’,更要长久地成为产业创新的共同体。我们有信心到2020年时,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名,引进博士、硕士300名,大学生5000名;建成各类人才公寓30万平方米、孵化器30万平方米,把乐陵打造成鲁西北人才洼地。”乐陵市委组织部长孙丰勇信心满满地说。(王志 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