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科技创新之力 促邹城转型跨越

2010-06-22 16:03:50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左四)来邹城考察高新技术项目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右一)来邹城调研工作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右二)、副厅长徐茂波(右三)一行在邹城市专题调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左三)、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左一)在邹城考察高分子材料项目

济宁市科技局局长贺永红(左一)在国宏化工公司调研

邹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爱作(左三)在宏河集团调研

    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侯晓滨(右)与山东大学副校长樊丽明(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邹城市副市长康建国(右)在第九届专博会上向山东省农科院赵新华教授(左)颁发市政府科技顾问聘书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亚圣”孟子的故里,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一座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新兴能源工业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人口114万,辖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这里物产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便利、产业基础完备、人民勤劳淳朴、投资环境优越,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综合实力多年来位居全国县(市、区)前50位,山东省前3位。
    近年来,邹城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紧紧围绕“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争当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基本定位和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靓市、和谐新市”的战略目标,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重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加速经济转型、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1亿元、增长12.2%;实现财政总收入7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6亿元、增长10.2%;全年财政科技投入3481.4万元,全市高新产值实现124.15亿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97项,专利申请566件,专利授权472件。连续14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高新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在用足用活用好已有各项科技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邹城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加大中小企业融资的意见》、《关于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兑现科技成果奖励,在2009年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累计列支100.86万元,重奖各类科技有功人员,有效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业热情。依靠高新产业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已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


高新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设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开工建设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强化产学研合作、实施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植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银政银企合作、列支企业联贷互助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续贷过桥周转金等重要举措,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后三次集中开工建设了26个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启动实施了42项总投资204亿元的技术改造工程,初步形成了煤化工、矿山机电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四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竞相发展格局。涌现出意可曼、国宏化工、高性能铝型材等一大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投资47亿元的华鲁生物制药、12亿元的磷酸铁锂电池、4.6亿元的凯伦光伏多晶硅等重大高新技术项目正加速推进;两大省级工业园区的高新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7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2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0.8%,连续6年年增2个百分点以上,各项高新技术产业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完成由煤电产业、资源型产业支撑向多元支撑、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的转变,确保高新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跨越。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09年邹城市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1项、济宁市级17项、邹城市67项,累计财政科技投入3481.4万元。在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下,形成了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筹资和招商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科技投入新机制。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97项,其中有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1项获济宁市科学技术奖,55项获邹城市科学技术奖。先后列支60万元用于转化实施优秀专利技术成果,22.38万元资助405件授权。去年全市专利授权472件,专利申请566件,累计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647件,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面持续扩大


    2009年累计组织实施了29项具有示范带动性和引导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引进了优质专用甘薯、PIC品种猪等17个新品种和农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花生超高产技术等22项主推技术,加速了全市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依托农用工业园,加速农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其中,国内首套万吨级秸秆热解制生物质燃料工业化试验装置完成制造安装,进入调试;在2008年成功引进转化腐植酸液态肥料地膜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开发了第六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新产品,并在近3万亩多种作物上进行了布点示范推广,效果显著;从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引进的涂层缓释一次肥技术成果在邹城唐嘉公司得到产业化实施,并在1万亩冬小麦作物上无偿试验推广,一举改变了邹城市传统施肥模式。


高新产业发展机制协调推进


    为更好地发挥高新产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产业发展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调整充实了科技领导小组,建立了多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推进高新产业发展、激励自主创新。同时加大对科技工作的考核力度,实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将含有高新产值、高新项目招商引资、专利申请等指标的科技进步专项考核纳入各镇街、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在高新项目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上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把高新技术项目建设纳入全市“3311”重点工程的路子,由市级领导任专班主任,全面推行项目专班和指挥部会战模式,在高新项目审批、环评、施工、生产等各环节,靠上协调帮助,做到一个高新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条龙服务,优先确保了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发展需要,去年累计开工建设了26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特约记者  徐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