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科技新城强势崛起

2010-06-22 16:39:38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济宁高新区新世纪广场

小松山推、重汽济宁商用车公司、如意工业园

  近年来,“科技新城”一词在济宁上下迅速窜红,纷至沓来的媒体记者,凭其敏锐的新闻嗅觉和独特的新闻视点,一次次将科技新城的火热建设场景搬上电视屏幕、写入报刊,于是《东方圣城合力打造科技新城》、《聚合创新资源打造科技新城》、《科技新城在济宁东部崛起》等一批与科技新城有关的新闻频频吸引了大众的关注。
  济宁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规划面积169平方公里。19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强化政策支撑、载体支撑、生态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实践三级孵化的创业创新体系,完善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不断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新化发展,迅速成长为引领全市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龙头,辐射带动济宁乃至鲁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和国家级生物技术、工程机械、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成为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园区。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坚持把体制机制优势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环境优化,以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创新之城、高新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和谐之城“五位一体”的科技新城,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创新之路。高新区以占济宁市不到1%的人口、0.5%的土地和资源消耗,创造了占济宁市30.7%的工业产值、48.5%的工业增加值、50.6%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
    ——探索开放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打造创新之城。
    把创新作为科技新城的生命,努力探索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机制,推动创新资源的有效集成、高效配置,共享信息、技术、人才、成果。一是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出台了支持和共建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意见,以5000万元的引导资金,撬动了企业近6亿元的研发投入,建立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光电信息、纺织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等七个共享协作的行业公共技术中心。以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促成区内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9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产学研基地46家。旨在整合创新资源的80万平方米的产学研基地、15.6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创意大厦建设顺利。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了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了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能力。2009年,全区申报科技计划10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投资30亿元、承载建国以来纺织行业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如意纺”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辰欣药业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专利一等奖的国家一类新药的阿德福韦酯分散片已实现产业化生产,投资20亿元的二期扩产项目即将破土动工。二是着力构建金融创投平台。以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为载体,在全区汇集了30多家金融、保险、证券、担保机构。设立了全市首家由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科技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注册资金1.7亿元,计划2至3年内,把基金规模扩大到25亿元。目前,该基金已对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6000多万元,促进了高新技术的培育、孵化、产业形成。三是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鼓励企业申报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或专利明星企业,年内专利申请量超过3400件,增长40%,成为全省高新区中首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启动了集科技馆、图书馆、影视馆、产权交易中心于一体的科技中心建设,年底前可投入使用,将建成集中展示国内外科技成果、产品,推广、交易国内科技发明、专利及实用技术,实现项目和企业资源对接共享的综合性载体。四是着力构建人才支撑平台。依托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留学生创业园、省级软件园、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生命医学孵化器、机械及汽车产业孵化器、光电产业孵化器和七个行业公共技术中心,打造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储备、评价、工作等一体化的人才支撑平台,初步形成了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队伍的共建机制。
     ——构建科学的高端产业聚集机制,打造高新之城。
    以三大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通过产业规划推动、特色园区集聚、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光伏新能源、新材料呈明显集群态势的主导产业。一是以产业规划推动聚集。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新能源发展规划》,设立了5亿元的新能源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和3亿元的华瀚能源发展基金,全力支持新能源、新光源产业发展。目前,台联电集团在高新区集群式布局的LED新光源和新能源两大产业链11家公司全面开工建设,将建成国内最大的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之一。以联电集团为依托的“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封装-终端应用”LED光电子产业链、以英特力光通信为依托的“机动光缆-光通信综合设备-机动布线系统-空中通信中转系统”光通信产业链的加速形成,促成了省级光电信息产业园的落户。二是以特色园区加快聚集。按照技术中心、物流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物业中心、财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等“六个中心”一体化的园区发展模式,先后规划建设了联电济宁科技园、山推国际事业园等12个特色园区,成为拥有多个国家级品牌的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内企业已发展到7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58家,5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0.7%。三是以龙头企业带动聚集。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向有创新实力企业聚集,鼓励区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通过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嫁接和应用,成长为产业创新的龙头。促成山推与日欧等知名企业合作,使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为我所用,实现了企业技术、管理与国际接轨,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推土机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8%;合资企业小松山推成为国内最大的液压挖掘机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并辐射周边近千家中小配套企业迅速成长。吉利收购世界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巨头—澳大利亚DSI后,代表世界最高科技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20万台套动力总成项目落户高新区。重汽与世界三大卡车巨头之一的德国曼公司合资的系列项目入区建设。同时,以辰欣等企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持续优化,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以如意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纺织新材料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实现了集纺织机械、棉毛麻纺、服装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建立绿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生态之城。
    牢固树立“环境立区”的发展理念,通过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是提高进区门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有利于延伸现有产业链的企业落户,去年以来,先后否决了30多个投资额较大,但影响环境安全的项目。今年实施的41个“三重”项目均属国家鼓励的低碳环保型项目。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实施“腾笼换鸟”。把有限的财力、资源的配置、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将优势资源集中到新兴产业上。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促使现有企业调整发展方向,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坚决淘汰“双高”项目和印染、发酵等落后产能,通过“腾笼换鸟”,置换成科技含量高、低碳排放、无污染的绿色产业项目,实现产业的吐故纳新。三是加强生态涵养建设绿色家园。连续3年实施“天蓝地绿水清景秀”计划。加快了沿路、沿河、沿功能区生态走廊建设,总面积3150亩的廖沟河片区综合整治工程全面铺开,上半年可建成开放,将打造成科技新城标志性的生态景观区。总面积4000亩的东部绿洲“一体四园”生态功能区已建成开放,成为济宁东部城区最大的园林景观区。
     ——完善配套的服务支撑体系,打造创业之城。
     牢固树立以创业为本的思想,努力把科技新城建成最具创业活力的城区。一是集聚创业人才。着眼于高端人才的培养,与鲁南研究院、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建设职业教育和再教育中心。目前,已启动了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展览馆)等项目建设,将建成区域性职教中心。完善人才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入区就业、创业。二是强化创业扶持。设立了创业基金、私募基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采取财税政策扶持、金融产品创新、创业基地辅导、特色基地孵化等多种方式支持创业,增强了科技新城的品牌效应和对创业者的吸引力。三是完善配套服务。已建成科苑会馆、国际学校、体育公园、冠亚星城等一批与创业者日常生活配套的商住、休闲、健身、教育以及文化娱乐设施。
    ——创新惠民的工作推进机制,打造和谐之城。
    在科技新城建设中,不论从征地拆迁、社区建设,还是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都优先考虑民生、保障民生,实现了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科技新城的凝聚力。一是实施民生工程。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让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救助、娱乐、保障等方面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总面积130余万平方米的绿色家园等六大新型社区基本完工。在社区开发建设中,充分考虑拆迁后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合理引导制定两套房政策,利用村居预留土地发展产业项目,增加集体积累,提高居民收入,最大限度地体现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结合项目推进和征地拆迁,积极创新村居发展模式,探索实行了村居土地挂钩试点增值模式(集体)、农民转居民就业安置模式(个人)和“两头保障、中间保险”社会双保模式(社会),受到了村居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实施效能革命。对内,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探索实行各种管理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减少部门设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和管理层次;对外,以客商、市民满意为标准,推行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和“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了数字化的市民中心,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三是实施社会化管理。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把政府想办受体制束缚办不好的社会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先后在新农合外包、计生服务外包、绿化维护外包、机关后勤(车辆)外包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使管委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创新、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