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微山县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近年来,微山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加快经济战略转型,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产业格局,煤炭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逐步向新兴产业转变,走出了一条资源依赖型城市的创新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友好型之路。200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3.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1亿元。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调整的改善得益于贯彻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
2009年,微山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5%,占比增长3.87%;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项目17项,争取无偿资金246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2000万元;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组织成立3个合作创新联盟,完善提高6个产学研合作工作站,引导60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专利申请351件,同比增长72%,获国家授权专利262件,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增幅均居济宁市第一位。2009年县科技局被评为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县知识产权局被评为省知识产权先进单位。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新兴产业提供政策保障
贯彻落实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的决定》(微发〔2006〕14号)、《关于印发微山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微政发〔2006〕21号)、《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微山县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微政发〔2010〕8号)、《微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微山县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微政办发〔2010〕10号)和《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自主创新的意见》(微政发〔2008〕38号)。这些政策的落实,使全县科技工作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工程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引领支撑
微山县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科技计划项目。三年来,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5项,其中引领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项目25项。“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10mw/年船用风力发电机”、“煤矿职能气体巡检系统”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项,山东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南四湖生态渔湖业技术集成与创新体系建设”、 “可维护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无重金属工艺皮蛋(松花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实施“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 “智能型长寿命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风光水油混合储能电力直驱推进船”市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攻关等项目15项,拥有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0项,获得市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32项。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掌握同行业核心关键技术。山东润峰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实施“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碲化镉薄膜太能能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等一批科技项目,引进、培育、壮大了科技队伍,建成了该县首家山东省锂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该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高,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锂系列电池。产品研发由单一的作业功能向集成化、环保化、人性化、数字化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产品技术水平跨入国际领先行列。山东省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通过实施“船用风力发电机”、“风光水油混合储能电力直驱推进船”等多个科技项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保障
一是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邀请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与润峰集团、中晶太阳能公司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联盟”;邀请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沈阳 生态研究所与该县就湖泊湿地生态治理开展合作,建立了创新联盟;二是引导企业创建院士工作站。山东润峰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与陈蕴博院士共同组建了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将加快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加速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三是积极引导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润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微山县湖产品加工总厂、微山县特种水产试验场分别与山东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升级、禽蛋品精深加工、名优水产品繁育等方面的共性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已有4家高校分别与我县企业联合共建“山东省锂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蛋品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由润峰集团组建的“山东省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获省科技厅批准。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一是立足该县“三新”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三年来,按照《微山县新兴产业发展意见》县里每年列支5000万元支持“三新”企业发展。重点支持了山东润峰集团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多晶硅太阳能”项目,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的“5MW风光互补发电生产“项目,中宝钒电城市巴士制造有限公司的“钒电池电动大巴”项目,微山县生物质发电厂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等新能源产业;山东新目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50万锭高档织物面料”和稀土有限公司的“稀土深加工”等新材料产业项目;山东昊福药业公司的“脑血康胶囊”等新医药产业项目。二是政策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县政府按地方财政支出的1.3%以上列支研究开发经费,其中60%以上用以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对企业专利申请进行资助与奖励。2009年全年共发放资助28.8万元,2010年县财政将拿出35万元用于专利资助与奖励。四是引导科技型企业把销售收入的3-6%用于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
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为新兴产业提供智力支撑
一是提高现有人才素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二是敞开大门引进人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立足产业发展,完善了配套政策,引进了李青海、林道勇等50人来微山创业,壮大了该县科技人才队伍。三是通过创新机制用好人才。进一步落实完善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和股权激励、科技奖励、职称评聘等人才激励政策,在5月8日召开的全县科学技术奖励及院士工作站揭牌大会上,对李青海等2名创业创新人才授予最高科学技术奖,对12个重要成果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