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农业局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进一步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加强农民减负工作领导。市委、市政府对减负工作极为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张术平任组长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配备精干力量,专司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先后调整充实了农民负担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部门分工责任制、基层干部包保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市与各县市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层层签订减负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全市减负机构健全,队伍稳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做好减负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认真落实各项减负政策。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措施。严格工作程序,精心组织实施,采用一卡到户的办法,将惠农资金全部兑现到户。今年,全市兑现各类农业补贴资金7.38亿元,农民人均达130多元,并通过银行一卡通的形式发到农户手中。二是全面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成立农村财务委托代理中心、村级资产资源招投标服务中心和村级集中采购中心,切实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使群众民主管理与依法管理相结合,民主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做到管理科学化,运作规范化。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明确规定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界限和范围,严格“一事一议”民主程序和审批程序,防止了“该议不议”和“胡议乱议”现象发生,既解决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等公益项目建设问题,又防止了加重农民负担现象的发生。
(三)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一是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实施办法》的力度,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员冬训和村会计培训班上把农村土地承包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要求各乡镇(街道)购置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软件,并对各乡镇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各乡镇经管站对农户确认的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录入计算机,确保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三是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要求今后每个乡镇都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乡镇也在积极试点,全市规范化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多万亩,为引导耕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四是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对群众反映的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严格按照法律和有关政策及时进行调处,今年共接待处理了30余起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处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四)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按照省、市要求,重点对农村教育收费、农村建房收费进行了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农民负担反弹。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我市全面落实涉农价格收费、税收公示制、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免费制、村级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四项制度”,全市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160多万份,使减负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五)强化监督检查工作。2009年7月和12月分别组织两次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大检查,进村入户,检查了解各项减负政策和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设立农民负担举报电话0537-2967594,及时接受群众举报、政策咨询,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从根本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市农经管理部门不断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坚持农村集体审计制度。(戈振周 张东骁 胡晓曼 )
(一)加强农民减负工作领导。市委、市政府对减负工作极为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张术平任组长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配备精干力量,专司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先后调整充实了农民负担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部门分工责任制、基层干部包保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市与各县市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层层签订减负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全市减负机构健全,队伍稳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做好减负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认真落实各项减负政策。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措施。严格工作程序,精心组织实施,采用一卡到户的办法,将惠农资金全部兑现到户。今年,全市兑现各类农业补贴资金7.38亿元,农民人均达130多元,并通过银行一卡通的形式发到农户手中。二是全面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成立农村财务委托代理中心、村级资产资源招投标服务中心和村级集中采购中心,切实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使群众民主管理与依法管理相结合,民主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做到管理科学化,运作规范化。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明确规定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界限和范围,严格“一事一议”民主程序和审批程序,防止了“该议不议”和“胡议乱议”现象发生,既解决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等公益项目建设问题,又防止了加重农民负担现象的发生。
(三)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一是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实施办法》的力度,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员冬训和村会计培训班上把农村土地承包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要求各乡镇(街道)购置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软件,并对各乡镇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各乡镇经管站对农户确认的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录入计算机,确保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三是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要求今后每个乡镇都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乡镇也在积极试点,全市规范化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多万亩,为引导耕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四是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对群众反映的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严格按照法律和有关政策及时进行调处,今年共接待处理了30余起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处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四)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按照省、市要求,重点对农村教育收费、农村建房收费进行了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农民负担反弹。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我市全面落实涉农价格收费、税收公示制、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免费制、村级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四项制度”,全市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160多万份,使减负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五)强化监督检查工作。2009年7月和12月分别组织两次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大检查,进村入户,检查了解各项减负政策和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设立农民负担举报电话0537-2967594,及时接受群众举报、政策咨询,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从根本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市农经管理部门不断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坚持农村集体审计制度。(戈振周 张东骁 胡晓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