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潍坊: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枢纽”之战

2009-10-21 21:32:14   作者:记者 周传虎 通讯员 徐华 庞兴鹏 任乐为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学坤接受记者采访

  在全省新一轮发展布局中,潍坊既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七个前沿城市之一、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四个骨干城市之一,又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三区”枢纽的位置给潍坊自身实现新一轮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热潮中,潍坊也为我省探索如何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位一体”的衔接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样板途径。

“蓝色潍坊”激流勇进


    从地图上看,潍坊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南靠临沂、日照,北濒渤海,半岛交通枢纽的地位让潍坊深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境内,西起淄脉河口,东到胶莱河口的海岸线全长143公里,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潍坊港和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羊口港,涉海企业多达3400余家。
     潍坊北部海盐、地下卤水、溴等资源十分丰富,北部沿海蕴藏的地下卤水资源存储量占整个莱州湾的80%。以此为基础的海洋化工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逐步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盐溴生产基地,主导产品“一盐两碱一溴”四个指标在全国稳居第一,形成了海化集团、海王化工、富康制药等一批海洋龙头企业,其中海化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集团。
     潍坊是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拥有海洋企业研发机构128家,其中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建立了溴化物、溴系医药、溴化学品、均相离子膜、溴系阻燃剂等5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等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近年来,先后承担了“高附加值溴系医药中间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开发” “溴代聚碳酸酯”等一批省以上重大科技项目。
    跨过山东潍坊北部沿海滩涂,拦海大坝东西两段宛如两条巨龙伸入浩瀚的渤海。规划总长度超过35公里的拦海防潮大坝,正以每天至少10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其中东段预计今年11月底合龙。大坝建成后,定位为潍坊中心城区副中心的滨海新城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建成后,潍坊这个沿海城市将结束因滩涂阻隔“靠海不见海”的历史。
  6月29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座谈会;7月23日,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专家报告会;8月22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潍坊滨海发展论坛;9月21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人才智力支持研讨会;9月底开幕的2009(青岛)潍坊周将“蓝色经济引领未来,高端产业合作发展”确定为活动主题……这一切让“蓝色经济区”在潍坊激流勇进。

“再造一座海上新城”


  根据规划,潍坊市将在3年之内投资800-1000亿元,在北部海岸线以南、荣乌高速产业带以北,白浪河至虞河之间,规划打造一座“海上新城”。海上新城总体布局为 “一城四园”:
  滨海水城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包括商务居住区、科教创新区和旅游度假区。商务居住区主要安置行政服务、商务服务、房产开发等服务业项目,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独具魅力的新城中心区;科教创新区主要安置职教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学研项目等,逐步形成科教研发、职教园区和产业集群;旅游度假区利用滨海湿地,突出滨海优势,发展餐饮娱乐、休闲观光、海上运动等旅游项目。
  先进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大型起重运输和工程机械、大型冶金石化设备和海洋工程等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等先进制造产业。力争用10年时间,将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功能完备、监管有效、服务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专业园区。
  生态海洋化工园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拟投资200-300亿元,发挥临海、临港和滩涂、荒地资源的集聚优势,依托山东海化集团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海洋化工产业和石化产业,打造海洋化工、石油化工、新型制盐、能源综合利用等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运用高新技术深度开发盐碱、溴、苦卤化工、精细化工四大系列产品,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海洋化工产业基地。
  绿色能源产业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为主的绿色能源项目,未来考虑潮汐发电、海浪发电等项目。目前已有华能集团的风力发电一期项目、山东中泰海川太阳能发电项目落户园区,国电山东电力风电项目、国华电力有限公司风电项目、孚日家纺光伏发电项目正准备开工建设。
  海港物流园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主要依托潍坊森达美港发展修造船、仓储物流、加工配送、配套服务等项目。
  同时,以“滨海新城”建设辐射带动寿光渤海工业园、昌邑沿海开发区建设,重点发展以盐化工为主的精细海洋化工以及石油化工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利用及装备、新型制盐、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以海上新城为龙头,形成潍坊北部海洋产业隆起带。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学坤向记者介绍:“最近,在前期规划建设‘一城四园’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四城’建设理念,也即按照‘太阳城’的理念建设中央商务区,按照‘希望城’的理念建设科教创新区,按照‘幸福城’的理念建设高档商住区,按照‘欢乐城’的理念启动滨海旅游区开发。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蓝色产业体系,为潍坊发展打造一个沿海蓝色增长极,我们又确定了海洋装备制造、石化、绿色能源、临港物流、生态海洋化工五大蓝色高端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培植对象。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潍坊北部再造一座海上新城。”


莱州湾畔的海洋化工高地


    坐落在滨海经济开发区内的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以海洋化工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省级专业研究机构,拥有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山东潍坊海洋化工企业服务中心和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海洋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另有山东省海洋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山东溴化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阻燃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均相离子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专业研发机构。院属五个实体公司中,有两个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院长李守平介绍,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主要以海水和地下卤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进行海水、地下卤水中化学元素的提取和以此为原料制备海洋精细化工产品的工艺技术开发,形成了三个主导研究方向:溴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发、海洋新材料制备、海水(苦咸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其中溴素深加工和离子膜材料等系列产品研究开发是重点研究方向。
  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山东省溴系列医药化工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主要从事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溴化物、造纸化学品、药物制剂5大系列60多个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多年来,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承担国家火炬计划、山东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等项目。采访中,富康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伟国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年产值5亿元的抗感染类药物——TMP、年产值2亿元的造纸用化学品——PBXC 、年产值0.5亿元的心脑血管用药——盐酸丁咯地尔以及年产值0.5亿元的抗真菌用药——伊曲康唑TMP项目等蓝色经济产业链。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定位就是继续开发海洋药物。”具有辅助降血糖、提升人体免疫力、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等功效的富康螺维素片是目前国家批准唯一有降糖功效的保健食品。宋伟国介绍,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研发一种以螺旋藻为原料的抗糖尿病新药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专业从事海洋精细化工研发生产经营的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目前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山东省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业务范围包括阻燃剂、医药和油水化学品,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和科技攻关项目、科技发展等多个项目,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当前,公司正在申请建设国家级阻燃剂工程技术中心。公司董事长杨树仁说:“默锐化学的核心业务是阻燃剂。在未来的三年中,我们将以阻燃新材料为主,大力发展磷系列阻燃剂BDP、TCPP等,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提升竞争力。预计到2012年,公司阻燃剂总产能将达到55000吨/年,届时,默锐化学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阻燃剂生产示范基地。”
    在潍坊港,工程处副处长朱九鹏介绍:“潍坊港于今年7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在当前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大背景下,潍坊港的开放为整个潍坊北部的开发和潍坊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便捷、廉价的海运通道。它让潍坊真正的结束了‘靠海不见海’的历史。”


 世界海盐发祥之源


  寿光是潍坊市主要临海区域,是全国海盐价格的风向标。自2003年以来发现的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是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盐业遗址群,今年3月31日,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寿光约有2万人在潍坊“三北”地区进行原盐生产,产能达1000万吨,约占潍坊总产能的70%。9月5日-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九届世界盐业大会确立了寿光是世界海盐生产发祥地的地位。
    近年来,寿光海洋科技发展迅速。利用北部沿海的盐碱地,规划建设的渤海化工园、临港工业园、侯镇项目区、田柳项目区和台头项目区“二园三区”已经初具规模,主要发展盐及盐化工、石油化工、海洋生物化工、临港物流、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产业。
    当前,寿光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高端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海洋化工基地、高效生态农业基地、新能源基地、船舶制造及临港物流基地等“八大产业基地”。其中,海洋化工基地将充分发挥寿光卤水、石油等资源优势,加强对地下卤水、石油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围绕盐化工、溴素及深加工、苦卤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着力开发高附加值、深加工、系列化产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基地。
    总面积达1250平方公里的寿北地区是寿光蓝色经济率先崛起的主战场,依托“三铁”、“一厂”、“一港”,以新型能源、生物医药、临港物流、船舶制造等为支撑的蓝色经济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以羊口为次中心的滨海城市也初步形成。
    寿光市科技局局长张允生告诉记者,今后,寿光将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集聚生产要素,积极打造创新能力强、人才聚集度高、创业环境好、经济活力足的发展高地,在基础设施、人才支撑、资源开发、金融体系、组织与政策等方面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伟国介绍海洋药物开发情况

潍坊港工程处副处长朱九鹏向记者介绍潍坊港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