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山东半岛国家自创区获批建设

2016-04-01 17:43:29   作者:秦景光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本报讯(记者 秦景光) 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科技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山东半岛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请示》。批复如下:
    同意济南、青岛(含青岛西海岸片区)、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范围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开发区审核公告确定的四至范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地区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把山东半岛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样板区、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双向融入“一带一路”试验区。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促进创新发展,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关键之举。要以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形成增长新亮点、发展新优势。会议确定,在现有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础上,再新设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涌现更多创新活跃、特色突出的升级发展新“尖兵”。至此全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增至14个。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以中高速、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山东半岛集中代表了区域性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三类典型的地区发展模式,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探索“新常态”下不同模式经济增长的新路径,培育经济转型升级新样板,不仅为山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更可为全国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据悉,山东半岛六市以全省约40%的面积和人口,贡献了全省54%的GDP、集聚了75%以上的科教资源,是国家确定的科技服务业、科技文化融合、创新型园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等一系列试点聚集区。拥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超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聚集了全国50%以上的海洋科研机构和全国70%的海洋高端人才,为山东半岛打造全球顶尖水平的海洋科研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山东半岛地区国家高新区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00亿元,占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占6市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5%。自主研发的海洋监测设备、海洋钻井平台、海洋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自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成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长株潭、天津、成都高新区、西安、杭州、珠三角等陆续加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列,力争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记者了解到,2014年9月10日,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提报了《关于设立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请示》,提出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六个国家高新区为主体,统筹六市科技创新资源,申请设立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此次会议将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列为重点培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