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创新驱动 扬帆科技再出发

2015-03-10 17:21:32   作者:秦景光 郭春雨 付东坤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右)代表市政府与省内七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 月4 日,烟台产业导航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烟台举行。仪式简短,场面热烈隆重,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隋雪青出席仪式并共同启动平台。
    作为全国率先建设的一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仅仅半年就有全市7945 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全国2522 家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技术支撑,全国4340 位行业技术领域顶尖专家为平台提供技术。未来,平台通过产业超图、产业链图谱、技术图谱、企业图谱、创新指数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定向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速度。
    一个平台实现了科技资源的“智能推荐”、“自动撮合”,产学研合作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借智、借力,烟台产业导航服务平台建设为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资源整合拓展、导航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符合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烟台市转方式调结构的现实需要。
    当下,全省各地正在“走在前列”的目标指引下蓄势勃发。经济强市烟台更是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引领下奋勇争先,务实而为。当“科技创新”被历史性地推到舞台中央,当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2014 年,烟台科技有哪些亮点;经济步入新常态下烟台的科技创新,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初春时节,记者将探寻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座处处充满创新激情和活力的山海之城。

“改革创新年”里的新亮点

    2014年是烟台市科技局的改革创新年。据烟台市科技局局长许前东介绍,去年以来,烟台从“优化管理程序”、“约束管理行为”、“增强创新活力”等方面入手,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改革创新配套举措,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科技计划方面,对现有科技计划支持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突出了科技计划支持重点,明确了市级科技计划主要用于支持基础类、公益类研究研发,重点向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民生、共性关键技术倾斜,财政科技经费的支持导向更加明确;
    ——科技奖励方面,增设了“烟台市自然科学奖”,取消了市级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励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科技经费使用方式方面,烟台市在稳定现有无偿资助基础类和公益类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探索引入后补助、风险补偿、天使基金等运作模式,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产业化。
     通过一系列突破性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2014年烟台市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亮点频闪——
    ——高新技术产业高歌猛进。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091.33亿元,同比增长 12.3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7%,产值和比重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全年共认定烟台市科技型中小企业15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9家,25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47家,比上年增加30家。通过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四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90%以上。
    ——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2014年,烟台市将产学研合作的重点放到省内,通过举办2014年烟台市与省内部分高校院所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市政府与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等七所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技术合作协议57项,进一步提升了烟台市与省内高校院所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深度。
    此外,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烟台分所2014年12月18日签订协议,标志着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二研究所烟台分所、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烟台分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之后又一国家级科研院所落户烟台。烟台分所由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牟平区人民政府、烟台海德机床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对提升烟台市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烟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项目、资金争取再创新高,科技奖励、人才实现新突破。2014年,烟台市共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323项,获得资金支持3.16亿元。特别是自2012年我省设立自主创新专项以来,烟台市连续三年争取项目数、资金数均列全省第一。2014年,烟台市参与的5个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3项;27个项目获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占全省总数的11.5%,获奖数量和水平居全省前列。2014年,烟台市有4人1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数量约占全省1/6。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更加完善。2014年,省科技厅首次提出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提质升级,烟台市2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入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居全省首位;新建山东省企业院士工作站6家,总数达到25家;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变更为“国家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志着海参领域的行业创新平台落户烟台;启动建设“烟台市产业导航服务平台”, 由政府主导创新向服务创新转变,通过整合拓展项目、成果、人才、平台、专利等科技资源,加快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引导全市的转调和产业发展;新建了“烟台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平台”,在全省首家实行对入网单位和中小企业用户实行双向补贴,鼓励全市大型科学仪器拥有单位开放共享,积极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开展科学研究。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背后显现的是烟台科技工作2014年交上的一份闪亮的答卷,这是烟台科技的实力,更充分说明了改革创新赋予了烟台科技新的活力,推动了全市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新常态下科技工作的新使命
 

    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是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和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省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基调。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我省由大到强、走在前列,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山东要实现由大到强、走在前列,潜力在创新,希望也在创新”,“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在前列,科技创新首先要走在前列”。省委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将“科技创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月22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更是以“创新驱动”向“走向前列”发起了奋进号角。会议提出,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为积极开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下,曾经诞生过多个“山东第一”的烟台科技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烟台市来看,无论是实现为全省“走在前列”贡献更大份额的目标,还是打赢转调发展攻坚战,都离不开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引领。
    从烟台市政府今年的工作任务来看,如何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新驱动是最重要的抓手。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潜力行业破茧成蝶、嫩芽行业长大成材,关键是要通过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    
    具体到烟台科技工作实际,“烟台市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科技投入、科技孵化器建设以及科技投融资体系方面,烟台市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许前东表示。
    虽然高新技术产值和比重分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但身处黄海之畔、耳濡目染了大海豪气的烟台科技人却将目光投向了科技更为发达的省外。在许前东看来:“当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的支撑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着眼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下的科技新作为

    机遇面前,使命与挑战共存,烟台科技部门已然做好了准备。据许前东介绍,2015年,烟台市科技工作的主题仍然是“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要通过深化科技改革,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今年烟台市科技改革的重点是计划改革,简单地说就是“三改”:一是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向,二是改革科技经费支持方式,三是改革科技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支持方向,是指市级科技计划主要支持应用基础类、公益类的研究开发,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改革支持方式就是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 “投”、“补”等多种经费使用方式的综合运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运转效率。同时,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型科学仪器的支持力度,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改革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就是建立综合科室和业务科室“统分结合、各负其责,一头申报、分头监管”的公开透明、科学高效的科技管理机制。
    此外,科技平台建设是2015年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级科技计划将重点支持。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注重平台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产业导航”、科技企业孵化器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技术创新平台,突出平台在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例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许前东表示,烟台市科技局正在组织力量对全市重点领域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理清全市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为今后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制定《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烟台市今后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突出创新环境优化、政策引导等重点,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二月的烟台,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春天已透出光彩。这光彩中笼罩的,是这个城市深厚的科技底蕴和创新张力;这光彩中蕴藏的,是厚积而薄发的创新活力和动力。新常态下,烟台正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道路上谋求质的飞跃,为全省“走在前列”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5,烟台,扬帆科技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