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的龙口答卷

2014-04-29 15:55:55   作者:记者 郭春雨 秦昊 通讯员 王成华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烟台市委常委、龙口市委书记杨洪旭(右二)深入企业调研

    经济格局的群雄逐鹿中,领跑者的一举一动总是引人瞩目。
    龙口市,面积不大,901平方公里;人口不多,仅63万人。但它却是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中连续5年排名第11位,在全省县域30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5年位居第一。
    更为惊喜的是,近年来龙口市紧紧抓住承担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包括省自主创新专项和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专项)的战略机遇,聚焦前沿领域,抢占科技高点,切实走出了一条县域内涵式转调发展之路。龙口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续实现跨越式提高,2011年突破1000亿元,2012年达到1247.4亿元,2013年完成高新产业产值145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1.71%。截至目前,全市共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14项(其中省自主创新专项7项),通过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累计取得科技成果21项,获得国家级授权专利147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
    一个偏居一偶的县级市,靠什么承接如此多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在重大专项的“引擎”助推下,怎样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式蝶变”?
    近日《创新山东》记者一行走进龙口,深入企业,一探究竟。


上卷之实践


“一轻双重”用足“政策红利”
    进入龙口境内,宣传牌上“诚信 崇商 友善 进取”为内容的“龙口精神”映入眼帘。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神提炼。“崇商”这一标语,正是反映了龙口对于工商业的重视。
    作为工业重镇的龙口市,工业起步早、机械化程度高,但受制于地域、资源等限制,一些企业科技意识不强,创新活力相对不足。
    “要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不能仅在嘴上引导,还要用实际行动,把企业‘拉’上科技型发展的道路”。在龙口市科技局局长温孚恩看来,发展、培植科技型企业,最重要的是“以完善配套政策为抓手,激励企业主动转向科技创新”。
    借力省重大专项,按照“一轻双重,配套给力”的思路,龙口市相继出台完善了《关于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等10多项推进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内容涵盖科技优先布局、包帮责任落实、协同跟进服务等多方面,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完善的减税政策,让山东中际电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尝到了甜头。
    作为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电机绕组制造专用装备提供商,中际装备在“节能电机定子绕组高速自动生产线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托市里政策支持,企业累计减免税费达1300万元,其研发的电机定子绕组自动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丛林集团在承担省级“高强超薄大型铝合金材料”项目研发过程中,依托市里政策支持,相继获得奖励资金1000万元,减免相关税费达3000多万元。
    “一轻双重,配套给力”,企业研发负担少了,创新激情高涨。
    “一轻,就是减轻企业科技创新负担。结合企业创新实际,加大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的落实力度,通过‘让企业省钱’的方式激发科技创新热情”。“‘双重’即重投、重奖。重投,就是重投科技创新。按照科技引导、项目配套和平台建设三大类,市财政全过程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并有效带动企业资金自觉流向科技研发领域”。2010年以来,龙口市财政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亿多元,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达73亿元;其中,2012年达到2.3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4%。
    “重奖”,就是重奖科技成果。龙口市设立单项奖金10万元的自主创新最高奖,并对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给予每件专利奖励金额最高10000元,对年申请发明专利达到10件的企业给予奖励金额最高达3万元,近年来,每年市财政用于科技创新奖励资金都达到1000万元以上。
    在政府大手笔的资金激励政策下,龙口市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南山集团又一次做了领跑者。集团在吸收各级科技支持资金的基础上,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科技创新资金达12.7亿元,其重点开发的“高精宽幅超薄铝箔”、“高性能高精度大卷重宽幅铝合金板带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等科研项目,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企业在国内高端铝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借力聚智:创新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龙口市作为县级市,仅拥有南山学院一所民营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没有一家“国字号”科研院所,龙口的科教资源相对匮乏。
    然而在并不很长的时间内,诸多优势创新资源汇聚于此,100多家企业与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建立起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60家,10多家知名高校在龙口市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吸引如此多的优质智力资源,龙口秘诀何在?
    究其根源,还是龙口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近年来,龙口市大力引导企业挂高联强,对外开展科技联合,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普渡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瞄准技术研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企业技术创新等需求,共同进行科研攻关,形成资源共享、技术共创、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同时,倡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引才观,针对县域引才制约,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思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先后引进了一大批科技研发团队、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端实用人才为龙口所用,实现了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多赢共进。龙口市科技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积极鼓励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并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导其“走出去”到国内外大中城市和科研院所建立研发机构,更充分地利用好国内外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实现“引进高端人才、落地前沿成果、催生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的良性效应。同时,引导企业用好“拿来主义”,加快引进高端专家、创新团队和先进技术设备,推动一批联合创新成果产业化,加速了企业产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请进来”结合“走出去”,正是弥补自身区域不足,赢得新一轮发展主动权的智慧选择。
    龙口市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的合作可谓典范。2012年11月,龙口市政府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中科院山东中心、山东中心烟台分中心共同举办了中科院科技成果龙口推介会,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金属所、北京力学所等12个研究所的几十名专家教授参加了推介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6个院所发布最了新的科技成果,龙口市南山铝业、丛林集团、中际装备、埃迪克公司等5家企业与中科院相关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是中科院首次在国内县级市举办如此大型的推介会。2013年7月,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龙口市政府再次组织南山集团、丛林集团等针对性强、技术对接需求强烈的市骨干企业参加中科院沈阳分院——山东龙口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洽谈会,积极“上门借智”,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
    道恩集团“引进来”了——作为“万吨级热塑性弹性体产业化开发”项目承接单位,巧借外力谋求突破,采取与北京化工大学进行合作开发与资产联结的模式,成立高分子实验室和股份制生产企业,攻克项目难题,一举突破了万吨级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关键工艺技术,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0吨/年的万吨级热塑性弹性体产业示范生产线,并相继开发出60多种新产品,成为江北改性塑料产能最大、研发品种最多的产地之一,使龙口高分子塑料产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龙泵集团“走出去”了——以承担“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发”项目为契机,成功收购大连油泵研究所,先后开发研制出多款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一举打破了柴油电喷技术长期被日本、德国垄断的历史,其中欧Ⅲ、欧Ⅳ泵国内市场份额达80%,企业产品整体生产规模跃居全国首位。
  ……
  “将高端人才禁锢在某个企业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只有实现人才的流动,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行业讯息,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龙口市科技部门思路明确,产学研最重要的是成果,而不是形式,不拘泥于形式的活学活用,才能真正有效的把人才、资源用活。
  “招揽人才,一方面‘筑巢引凤’,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研发机构,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并采取科技拔尖人才与成果捆绑落户、产业领军人物组团入驻等模式,千方百计引进科研领域尖端人才、顶级团队进驻龙口;另一方面‘借地生根’招揽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到一线城市、科研院所聚集区建立或整体并购研发机构,就地吸纳科研领域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通过延伸揽才触角不断壮大科研力量”。
  截至目前,龙口市95%以上规模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重点实验室3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集聚800多名国内科研领域尖端人才;南山集团、丛林集团、中际电工、中宇高科等企业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40多项。


下卷之成效


引擎效应:拉动县域科技实力叠加提升
  在企业发展最关键的时候“推一把”,就能改变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甚至盘活整个经济棋局。
    省重大科技专项,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只关键的“政府之手”。
    对于一些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能够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项目,在企业发展的瓶颈或是交叉路口上“拉一把”、“推一步”、“扶一扶”,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活泉,还有政府的肯定、产业的导向,为公司战略方向的调整提供机遇。
    承接“海洋油气钻采装备柔性管道研制与产业化”专项一年多了,谈起项目申报历程,龙口特种胶管有限公司重大专项项目组负责人王芳还是感慨颇深。
    从面积狭小的旧厂区搬到宽敞明亮的新厂区,是按部就班,平稳发展,还是加大科研投入,在良好的市场前景下跨越式发展?发展的岔路口上,龙口市科技局为公司带来了省重大专项的讯息。
    “没想到真能申报成功。”王芳说,“这要感谢科技部门为我们提供的全方位帮助。项目的评委都是顶尖专家,他们的认可为公司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坚定了公司走科研道路的信心。”
    “重大专项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走上科技型发展道路。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不仅为企业搭建了科研攻坚的重要平台,也为企业乘势而上、开发新产品提供了难得机遇。”温孚恩介绍,通过重大专项的带动,中宇机械有限公司、丛林集团、中际电工等相继开发出了多项新产品,不仅为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增添了重要砝码,更是走出了一条以研发课题孵化高端多元产品的连续创新路径。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重大专项的支持是雪中送炭,通过科研的“风险共担”,不仅增添了企业走科技型发展道路的信心,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南山、丛林等大企业来讲,重大专项的“锦上添花”,更是引导这些产业头羊,由“个体研发”转向到“集群突破”,衍生一批产业集群,极大地拉动了县域科技实力叠加提升。
    2013年,龙口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5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1.71%,分别比开始承担科技重大专项的2006年增长近4倍和25.63个百分点。此外,在承接“重量级”科研计划与科技成果转化上实现跨越式增长,近年来,南山、丛林、道恩等企业相继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38项;全市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82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创建国家重点新产品152项、授权专利达6155件。  


杠杆效应: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同样,作为一个产业的支点,重大专项的着力点在企业,辐射线在产业,而其目的,则是推动整体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这,正是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设立的题中之义。
    紧跟国家的政策、产业导向,龙口市自承担省重大科研课题、重攻科技研发以来,在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上受益匪浅。
   谁能想到,在科技含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一批扎根龙口,依托资源起步的“老企业”,成为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作为传统企业的领军代表,南山集团、丛林集团拥有铝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中,怎样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企业和科技部门都在思考的问题。在科技局的联系帮扶下,“拉伸链条、合力突围”成为这些老牌企业的共识。
  依托国家级“铝及铝合金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南山集团、丛林集团等加强了与域外的奥瑞金、博瑞特、三元铝材等知名企业的协同合作,在大力发展高精产品工程和实施精深加工战略的同时重力拉伸产业链条,不断拓宽产业领域,目前全市高端铝产业已形成“能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普通铝型材—高强度工业型材和高精度轻合金材料—铝深加工”的产业链条,产品涵盖了建筑型材、工业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箔、轨道交通车体型材及模块、铝合金特种船等领域,产品结构已由低附加值的低端民用型材为主,调整为以高附加值的高端工业型材为主。
  2012年3月,工信部将龙口列为国家级有色金属(铝精深加工)示范基地,这是继铝及铝合金加工产业化基地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后,又一国家级基地落户龙口。
  科技水平的提升,为南山集团、丛林集团等争取到了承担省重大专项的机会;重大专项的开花、结果,也为这些传统企业增添了一块代表着科技水平的“金字招牌”,带动了一批传统企业升级、转型。
  向来喜欢借力发力的龙口人,将目光瞄向新兴产业。在政府推动、多方努力下,原本薄弱的新兴产业呈星星之火,在龙口这片创新的热土上燎原而起……
  新材料领域突破了——新宇高科承担的“海洋设施防腐蚀涂层材料开发”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开发的涂层材料可直接利用海水资源进行高压除锈,解决了海洋浪溅区水下钢结构的涂层防腐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新医药领域突破了——恒源生物承担的“L-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高效生物转化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实施后,将实现年产25000吨L-天冬氨酸和5000吨L-丙氨酸的产能,形成国内最大的有机酸、氨基酸产业链式示范基地。
  ……


记者手记:
    近年来,龙口市紧紧抓住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战略机遇,助推县域科技实力攀升、产业转型升级提速、企业衍生产品高端多元等方面实现强势突破,切实走实县域内涵式转调之路。
  重大专项的承担可谓龙口市新一轮发展的关键纽带。
  对于成长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专项“四两拨千斤”,加速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对于已经成长起来的行业翘楚,重大专项成为企业引领产业转型、超越发展的重要砝码。
  然而无论大小,企业都毫无例外的有共同收获:专项的支持,不仅为企业汇聚了高层次人才,让企业的科技力量有了质的突破,更为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家战略、省市发展重点,都在专项中得以体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企业站的更高、看得更远,展示的舞台更大。
  正是草长莺飞四月天。处处生机勃勃的龙口市,用行动,为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承担奉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