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日,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就学习贯彻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建设海洋强国研究第八次集体学习会精神,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并将之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会专家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集体学习,这在我国海洋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全国海洋界和海洋科技界都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这为我们今后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山东作为全国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省份,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上,责无旁贷,任务艰巨而紧迫。要站在第六次科技革命涵盖海洋各个领域的高度,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权益的高度,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深刻理解和认识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专题研究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在近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的高潮,更应该成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郑守仪,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所纪委书记、副所长赵宪勇,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海洋仪器仪表所所长刘孟德,以及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国家驻鲁海洋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会。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主持座谈会并做了总结发言。
会上,专家们结合本单位的特色优势和各自专业,表达了自己对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解和认识,内容涉及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科技创新和海洋科技发展体制创新等多个方面。
李乃胜在总结发言中讲了四点意见:一是充分认识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的特殊重要意义。这次集体学习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加以具体化;是中央面对当前复杂海洋形势的集体表态,在中央层面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是对建设海洋强国的总体部署和动员,吹响了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号角。
二是充分认识当前海洋形势的复杂性。在国际上,海洋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列强掀起了第二次瓜分全人类共有财产的蓝色圈地,国际公共海底战略性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深海探测技术快速发展,个别国家已经织起了监测监控深海洋底的网络。在国内,海洋科技捷报频传,许多海洋科技进展超出预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可谓扬国威、壮军威的海洋科技装备和成果。在省内,蓝色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沿海各地出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园区。
三是充分认识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问题。尽管我们在海洋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我国仍然是海洋大国而非海洋强国,集中体现在海洋科研、产业和国防装备落后;资源枯竭、短缺,近海出现荒漠化现象;海洋环境特别是近岸河口环境恶化;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一统天下,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够。
四是充分认识海洋科技工作者在建设海洋强国征程中肩负的特殊使命。建设海洋强国,一定是科技先行、科技必行。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要强化四个能力,即增强对海洋权益的保障能力、对海洋科学的认知能力、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对海洋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努力实现科技强海,惠及人民。(特约记者 代仁海)
与会专家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集体学习,这在我国海洋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全国海洋界和海洋科技界都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这为我们今后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山东作为全国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省份,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上,责无旁贷,任务艰巨而紧迫。要站在第六次科技革命涵盖海洋各个领域的高度,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权益的高度,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深刻理解和认识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专题研究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在近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的高潮,更应该成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郑守仪,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所纪委书记、副所长赵宪勇,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海洋仪器仪表所所长刘孟德,以及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国家驻鲁海洋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会。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主持座谈会并做了总结发言。
会上,专家们结合本单位的特色优势和各自专业,表达了自己对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解和认识,内容涉及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科技创新和海洋科技发展体制创新等多个方面。
李乃胜在总结发言中讲了四点意见:一是充分认识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的特殊重要意义。这次集体学习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加以具体化;是中央面对当前复杂海洋形势的集体表态,在中央层面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是对建设海洋强国的总体部署和动员,吹响了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号角。
二是充分认识当前海洋形势的复杂性。在国际上,海洋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列强掀起了第二次瓜分全人类共有财产的蓝色圈地,国际公共海底战略性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深海探测技术快速发展,个别国家已经织起了监测监控深海洋底的网络。在国内,海洋科技捷报频传,许多海洋科技进展超出预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可谓扬国威、壮军威的海洋科技装备和成果。在省内,蓝色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沿海各地出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园区。
三是充分认识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问题。尽管我们在海洋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我国仍然是海洋大国而非海洋强国,集中体现在海洋科研、产业和国防装备落后;资源枯竭、短缺,近海出现荒漠化现象;海洋环境特别是近岸河口环境恶化;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一统天下,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够。
四是充分认识海洋科技工作者在建设海洋强国征程中肩负的特殊使命。建设海洋强国,一定是科技先行、科技必行。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要强化四个能力,即增强对海洋权益的保障能力、对海洋科学的认知能力、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对海洋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努力实现科技强海,惠及人民。(特约记者 代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