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起科技灯 照亮强企路——邹城市联手浙江大学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研修班纪实
产学研合作交流现场
当前,邹城市正处在工业战略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拥有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将能迅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产业竞争力,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此,邹城市委组织部、邹城市科技局经过深入调研和征求意见,决定举办“邹城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研修班”,以期提升企业管理者创新能力,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创新”的科技领军型企业家队伍。
7月31日至8月5日,“邹城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研修班”在浙江大学如期举办,32家科技型企业法人代表,在浙江大学专题研修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并与浙江大学教授专家进行了产学研对接合作。
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培训效果
短短一周的培训,如何能让学员们学习、吸收到更多知识?最重要的一条是:授与学紧密结合,有的放矢,因人而教。在研修班成立之初,邹城市委组织部和邹城市科技局就多次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行对接洽谈,确保了研修班“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内容”。研修班以学习前沿信息与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与创新方法为主,研修课程根据邹城企业需求量身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形式上采取集中理论讲授、产学研对接、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模式。浙江大学组织了11位国家级企业咨询与培训大师、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先后作创新思维与现代管理、创新方法基本原理、科技金融与创业投资、企业转型升级、企业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保护等11个专题讲座。
一周的研修时间,在严肃紧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渡过。授课教师把前瞻性理念和科技管理等知识,融入到对政策细节的准确把握和具体方式方法的讲解传授中,使各位企业家深受裨益。学员们更是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主动向老师悉心求教;老师则走下讲台,调动其丰富的知识储备为企业家释疑解惑,话语间笑意盈盈,极富耐心。邹城市天能电源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清在研修创新方法(TRIZ)基本原理课时,深受启发,当堂就太阳能电池的寿命及研发方向提出了咨询;浙江大学姚威博士以该产品研发目标为例,调动全体学员的思路,对照TRIZ理论,打破思维定式,共同检索通用工程参数的分类及编码、单项工程参数的发明原理等,探讨该项产品的发明原理、遵循规律、技术路线、研究方向。各位学员在纷纷发言、献计献策的同时,得到了启发、掌握了方法、活跃了气氛,亲身感受到了创新方法的强大魅力。
深入实地考察,学习浙商经管理念
到当地知名企业参观考察是学习现代化管理理论和创新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学员们更进一步活学活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关键过程,也是此次研修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商,选择了杭州华立集团、杭州恒生科技园、浙大中控软件园。每到一处,学员们都认真听取讲解,时而在企业车间内驻足观看,时而拿起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时而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讨教,对所参观企业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参观考察,既使企业家们开阔了眼界,学习借鉴了浙商的科技创新经验和精细化经营管理理念,又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同时也增强了做大各自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探讨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种种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对接交流,建立长期合作
浙江大学山东邹城产学研合作交流会的举办,是对以往各类研修学习的突破。不但要扑下身子学习,还要挺直腰杆自我推介,达到邹城企业与浙江大学的互动与交流,为实现邹城企业与高校、专家的共兴双赢搭建了新的创新平台。基于这种目的,在合作交流会上,邹城市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全市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32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先后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等7 个院系的23位专家教授,以及浙大中控、浙江南方环保、杭州科洛生物技术公司、杭州瑞朗机械公司等 8家当地知名企业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各企业就自身技术难题需求和新产品开发与相关领域专家、知名企业开展洽谈合作,初步达成合作意向20项。其中,泰玻邹城公司和浙大技术转移中心就“研发高分子乳液”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圣齐生物公司和浙大可持续能源研究院就“地瓜渣产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达成初步合作研发意向;四方机电公司和杭州维一科技公司就“数据库建设与技术参数分析”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容大电气公司和浙大电气工程学院就“开发新型高低压成套配电柜”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博威液压机械公司和浙大机械工程系就“开发大流量快速节流比例阀”达成合作意向等。研修班结束后,合兴科技、世纪矿山等6家企业的老总,继续留在了杭州,将于浙江大学的教授就合作的意向作进一步的洽谈。于此同时,部分浙大专家还将于近期赴邹城市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洽谈合作。(通讯员 朱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