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推进国家创新型建设和增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为目标,抓住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以科技创新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近日,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徐群在2012年全市科技系统领导干部读书会上提出,要着眼发展,聚焦关键,继续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强培育,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加快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加快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提高中小企业的协作创新能力。
二是合理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科学规划,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加强集聚,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要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目标的实现。
三是关注民生,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科技惠民既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科技工作的落脚点。要加快农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化发展,加大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方面技术创新。
四是引培结合,积极打造省会科技人才高地。要尽快制定新的激励政策,出台推进全市科技发展的“十一条政策”。要积极推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力争在科技创新保护和科技创业扶持等政策方面有大的突破。要托优势特色产业,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培育,进一步激发省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五是不断探索,继续加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开展好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园区考核与试点工作,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要确保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省第一位,专利申请量突破200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六是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具有济南特色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完善部门协作和市区(县)联动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投入机制、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健全科技服务机制。要保持科技投入逐年增长,力争今年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2%以上。
会议期间,还传达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济南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现场观摩交流会等会议精神;邀请省科学院院长王英龙作专题辅导讲座;市科技局4个外出考察小组分别汇报了考察学习情况;各县(市)区、高新区科技局,市科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市科技局各分管局长分别谈了下半年工作思路。 (记者 郭跃军 通讯员 刘全祥)
一是加强培育,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加快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加快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提高中小企业的协作创新能力。
二是合理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科学规划,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加强集聚,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要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目标的实现。
三是关注民生,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科技惠民既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科技工作的落脚点。要加快农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化发展,加大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方面技术创新。
四是引培结合,积极打造省会科技人才高地。要尽快制定新的激励政策,出台推进全市科技发展的“十一条政策”。要积极推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力争在科技创新保护和科技创业扶持等政策方面有大的突破。要托优势特色产业,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培育,进一步激发省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五是不断探索,继续加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开展好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园区考核与试点工作,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要确保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省第一位,专利申请量突破200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六是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具有济南特色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完善部门协作和市区(县)联动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投入机制、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健全科技服务机制。要保持科技投入逐年增长,力争今年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2%以上。
会议期间,还传达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济南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现场观摩交流会等会议精神;邀请省科学院院长王英龙作专题辅导讲座;市科技局4个外出考察小组分别汇报了考察学习情况;各县(市)区、高新区科技局,市科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市科技局各分管局长分别谈了下半年工作思路。 (记者 郭跃军 通讯员 刘全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