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智慧”让医疗服务更贴心

2012-05-08 23:41:38   作者:记者 李冬阳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市民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健康小屋”

    医疗费用高、排队挂号难……一系列问题让老百姓大呼“伤不起”,因而有了“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说法。如今,“智慧医疗”正悄然兴起,将信息化应用于医疗领域或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让医疗服务更贴心。
    提起智慧医疗,想必大家已不再陌生。它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智慧医疗发展的愿景是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通过无线网络,使用手持PDA便捷地联通各种诊疗仪器,使医务人员随时掌握每个病人的病案信息和最新诊疗报告,随时随地的快速制定诊疗方案;在医院任何一个地方,医护人员都可以登录距自己最近的系统查询医学影像资料和医嘱;患者的转诊信息及病历可以在任意一家医院通过医疗联网方式调阅……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会日渐普及,智慧医疗正日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自助式体检台:将疾病消灭在社区


    在近日举办的第六届济南国际信博会上,一台名为“健康小屋”的自助体检设备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仅需刷一下身份证或“医卡通”,配合一些简单的操作,血压、血糖、体重、身高等都可以方便快捷的检测出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很多市民怀着好奇心进行了亲身体验。
    “通过‘健康小屋’,用户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加强个人疾病预防,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介绍,“健康小屋”是国内首个一体化设计的自助式体检台,全部按照科学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测量效率并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拓展体检台可灵活分布及依据自检需要增减数量及项目,大屏幕触控引导菜单配合舒缓的背景音乐,让使用者在轻松的情绪下完成自助体检。
    “我们目前主要和社区服务中心合作,目标是将疾病消灭在社区。希望‘健康小屋’的推广能有助于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门诊却无人问津的问题,让老百姓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深圳市徕康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办事处经理王文锐介绍说,“健康小屋”可以自动读入身份证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本人相片等,与健康档案自动合并,适时上传到卫生医疗机构。用户可以在任何开放的自助体检设备上刷卡体检,其体检数据将自动记录到一体化平台的PHR记录中。每次的健康自助体检,系统都通过网络适时传输并储存在PHR健康平台上,除了自己了解,也可授权给医生、健康管理或亲属了解。此外,该设备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拓展,如肺功能仪,骨密度仪,心功能仪等。


数字化医院:让医疗服务更贴心


    数字化医院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病人的诊疗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等进行最有效的收集、储存、传输与整合,并纳入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数据库的医院,使医院的服务对象由“有病求医”的患者扩展到整个社会。患者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通过网络接入,就可轻松查询个人健康档案、向医生进行健康咨询等;需要到医院就医时,可以在家中挂号或预约医生。
    “在建设数字医院,完善信息化建设方面,医院十分重视,加大资金投入,连续两年列入全年的重点工作。”在近日举办的济南国际信博会智慧医疗高峰论坛上,济南市儿童医院信息科主任王萌在演讲时介绍说。
    据王萌介绍,医院信息系统近几年在卫生局领导和信息中心的指导下,逐步由信息管理系统向临床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发展。医院重点建设了门诊医卡通和电子病历系统,并于2011年实施建设PACS系统和门诊分诊系统。此外,在济南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统一领导和布署下,医院正在积极探索建设医疗数据信息共享工程。目前,医院病房及门诊医疗、护理全部使用了信息化技术,方便患者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欢迎。
    在“医卡通”建设方面,患者入院办卡时采用一次性交费,以后的诊治和治疗可不需要再次排队交费,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为方便患者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着力研发应用了自助充值机,在各楼层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充值缴费。
    此外,医院在“医卡通”建设的基础平台上陆续开发出门诊(病房)检验条码检验系统、药房自动打印系统(排队号、输液标签、口服药说明、处方打印)、合理用药系统、门诊输液无线核对系统、过敏药物自动提示功能、门诊费用自助充值、自助查询打印系统等,通过信息化建设让医疗服务更贴心。例如,合理用药系统可对药物的药理毒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和实时监控,同时还提供药物的基本信息查询和处方的录入功能,在保证病人医疗安全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在电子病历建设方面,医院已由传统纸质病历发展到具有全医疗过程管理能力的电子病历。
    医院自2008年实施结构化电子病历,经过了四年的探索,2011年又对原有电子病历进行升级,新版电子病历重点突出质控系统和三级医师检诊,强调与配液系统、合理用药系统等各种子系统的联接。例如,与合理用药系统无缝对接,对医生所下医嘱实时检测,保证配伍药物安全应用
    在临床科室配合下,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儿童疾病的电子病历模板,使系统更加完善。放射、超声、内镜、心电、病理等结果可在任一检查工作站及医生工作站一个界面上互相印证查看。在电子医嘱方面,长期医嘱经护理人员审核直接发送至配液中心配液;设置重整医嘱功能,方便临床医生;自动提示书写疾病诊断并打印。
在系统的整合与集成方面,医院信息系统对外联接医保、新农合,以及与卫生局试点的区域医疗数据共享系统进行对接,提供实时的即时结算服务。“目前,我们还有一些系统、功能尚待完善,如整合各类系统进行数据深度挖掘智能化的数据平台、手术麻醉系统、基于无线技术的移动护理系统、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等,在这些领域,我们将会继续努力。”王萌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