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垃圾坑”变身记——兖州市科技局驻村帮扶侧记

2012-05-30 01:40:23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当长年的“垃圾坑”摇身一变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文化娱乐广场后,兖州市漕河镇薛朱刘村的村民由衷的笑了。“以前这地方是个旧垃圾坑,村里的生活垃圾都往里边倒,一到夏天,这里根本没法过人,蚊子太多了,不过现在好了,有了镇党委政府和市科技局的帮助,在全村老少共同努力下,这里变成了健身广场,成了老百姓晚上纳凉的好地方!”提到新建的广场,薛朱刘村村主任薛伟兴奋的向我们诉说着。
  2011年3月份,正值漕河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始阶段,薛朱刘村的垃圾坑就成为了全市以及全镇“后进”典型的曝光点,也成了村里卫生整治的“老大难”,为了做好表面文章,没少用新土覆盖,可是一两天后,又恢复“旧貌”。支部书记李允华同志没少向村民强调,也没少多方协调,可是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在这时,在漕河镇薛朱刘村驻村工作的兖州市科技局领导得知此事后,经局办公会商议后决定,既然包了薛朱刘村,就给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为了“垃圾坑”的问题,打算把它“改造”成一个集娱乐、健身、科普、文化、知识宣传栏、戏曲大舞台为一体的文化娱乐广场。
  说干就干,2011年6月份,广场开始动工建设。初步预算占地2600平方米,总投资达18万元,整个广场构建由科技局投资建设。在垃圾坑右侧原来有三座老危房,科技局本着“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原则,一并进行了改造、置换。在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的很顺利,2011年12月广场的主体建设就圆满完成。文化广场东边的科普画廊由市科协投资1万多元,制作了科普宣传文化匾牌,供老百姓观赏学习。建成的篮球场、乒乓球台成了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场所。广场的落成,也使薛朱刘村的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了一个档次,从“后进”也变成了“先进”。
  自今年兖州市“大规模进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开展以来,兖州市科技局倾注大部分的精力建设文化广场,又投资1.8万元,新栽植了百日红、银杏、白玉兰、雪松等名贵的花木。3月12日植树节那天,科技局的主要领导亲自来薛朱刘村文化广场,进行植树绿化。村民对这些刚栽上的小树苗可是百般爱护,都纷纷告诫顽皮的孩童“这是人家科技局为咱村办的好事,咱老百姓也得有素质,要确保小树都成活。”村民自发成立了义务护树队,每天轮流看管树苗,主动为树木浇水、维护。栽种一个月后,红色、黄色的玉兰花娇艳绽放、柳树垂下绿色的枝条、紫藤爬满了长廊,一派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来到了公园。现在,在广场有6盏庭院灯,每天晚上都会亮到10点,给前来纳凉的村民提供着方便,水塔窗户上的两个大音响,每天也会准时响起舒缓的轻音乐,给前来健身的群众带来享受。老人们四个一桌打着扑克,周围再站上一群观众,老太太们则三五成群的聊聊天,呈现出了一幅休闲自在,其乐融融的景象。
  如今,文化广场成了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必选去处,连外村村民都慕名而来,村里有了自己的文化广场,薛朱刘村民倍感自豪。70多岁的老人刘丙俊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几十年来的垃圾坑彻底见到了光明,还是共产党办真事。”广场建成了,驻村工作组和村委正商量着手成立自己的戏班子,计划邀请有关专家来村培训,把村里传统的戏曲底蕴发扬光大,农闲时节乐呵乐呵。(宋 颖  蔡祥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