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东营市科技系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规划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树立新型科技发展资源观,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3月,相继召开全市科技奖励大会、全市科技工作会议,表彰了优秀科技工作者,安排了年度任务,姜杰书记、申长友市长、刘赞杰副书记、王吉能副市长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创造了想科技、议科技、推进科技的浓厚氛围。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预算均有所增长。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了“专用集成LED背光模组产业化技术与应用”等11个高新技术项目申报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有望获得较大力度支持。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中取得良好成绩,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国家高新区,市科技局派出调研组到烟台、青岛等省内国家级高新区参观学习,提出了高新区建设方案(草案)和路线图;积极推进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和中国农科院黄河三角洲农业环境观测试验站建设用地审批,近期可望完成土地证办理;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营。
——区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以来,该市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38项,省技术发明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已完成。1—4月份,全市技术交易额突破2.5亿元,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成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总数达到24家;新建成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总数达到6家。市科技局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联合表彰为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总结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特约记者 孙海冰)
——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3月,相继召开全市科技奖励大会、全市科技工作会议,表彰了优秀科技工作者,安排了年度任务,姜杰书记、申长友市长、刘赞杰副书记、王吉能副市长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创造了想科技、议科技、推进科技的浓厚氛围。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预算均有所增长。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了“专用集成LED背光模组产业化技术与应用”等11个高新技术项目申报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有望获得较大力度支持。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中取得良好成绩,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国家高新区,市科技局派出调研组到烟台、青岛等省内国家级高新区参观学习,提出了高新区建设方案(草案)和路线图;积极推进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和中国农科院黄河三角洲农业环境观测试验站建设用地审批,近期可望完成土地证办理;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营。
——区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以来,该市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38项,省技术发明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已完成。1—4月份,全市技术交易额突破2.5亿元,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成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总数达到24家;新建成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总数达到6家。市科技局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联合表彰为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总结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特约记者 孙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