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默默无闻的单位,如何在两年内有大的发展,让人刮目相看?青州市科技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青州市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被评为潍坊市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市科技局被评为“山东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在青州年度工作实绩综合考核中列一等奖第六名;在年初召开的全市表彰大会上,市科技局被授予“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等7项荣誉称号。
一个没有灵魂的单位难以有大的作为。青州市科技局的灵魂就是在全市科学发展大潮中科学定位,就是忠于职守、用心用力,少说多干、 狠抓落实,就是他们的大科技、大开放、大人才、大资源意识,再具体就是学习力、理解力、执行力、创新力、影响力“五力”建设。
抓学习力。青州市科技局办公场所十分紧张,却专门设有学习室,每周三下午,全体人员都在这里集中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科技业务知识、上级指示精神、人生感悟与分享等方方面面。在科技局,互相学习已成为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还经常到先进地区学习,并建立联系和沟通制度。每个同志都有一个剪报本。他们坚持随时、随地、随人、随事、随物学习,做到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抓理解力。没有好的理解,就没有好的执行。毛泽东同志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只有完全的理解,才能一切尽在掌握,这是青州市科技局抓工作的高明之处。他们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对“全党抓工业,重点突破工业”,“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依托”,“抓工业就是抓科技、抓人才”等决策部署和要求进行多次认真研讨,深刻理解和把握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意图,确保了科技局工作定位的科学性,为寻求突破创造了条件。
抓执行力。他们认真对待每一天、每件事,实行《每日工作日志》制度,使“做到最好、做得更好”,“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追求完美是一种精神”这些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执行力。两年争取潍坊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创历史之先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发展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处;获潍坊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19项。仅去年一年就争取上级资金667.3万元,超过了历年累计之和。
抓创新力。创新是执行之上的更高境界。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有了创新的精神,都能够做得出人意料。他们开展的“自我表扬与自我批评”活动,就是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创新。创新力的提升,迅速填补了青州市科技领域的诸多空白:组建蔬菜种业创新联盟和盆栽花卉产业创新联盟,填补了该市创新联盟建设的空白;《干部德才素质评价系统》获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填补了该市软科学领域获奖空白;华盛农业公司成功获批省“富民强县”专项、省农业良种专项、省农业专项资金立项,填补了该市该领域空白;“特色花卉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获批省科技发展计划立项,改写了该市无农业项目获省级科技计划立项的历史。他们还建议市政府聘请科技部副司长刘玉兰为“青州市人民政府顾问”,创新办事中心窗口服务机制,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抓影响力。他们编发的《青州市科技工作ABC》、《青州市科技局文化建设手册》,不仅在青州市引起较大反响,而且在上级业务部门也受到了广泛赞扬。他们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着力把青州的优势宣传出去,把青州的文化传播出去,把青州的企业推介出去,以寻求各方面支持。就华盛农业牵头成立的蔬菜种业联盟,他们策划撰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新华社2011年第4758期《国内动态清样》上,《新闻联播》头条和《朝闻天下》栏目也进行了重点报道。(崔乐伟)
一个没有灵魂的单位难以有大的作为。青州市科技局的灵魂就是在全市科学发展大潮中科学定位,就是忠于职守、用心用力,少说多干、 狠抓落实,就是他们的大科技、大开放、大人才、大资源意识,再具体就是学习力、理解力、执行力、创新力、影响力“五力”建设。
抓学习力。青州市科技局办公场所十分紧张,却专门设有学习室,每周三下午,全体人员都在这里集中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科技业务知识、上级指示精神、人生感悟与分享等方方面面。在科技局,互相学习已成为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还经常到先进地区学习,并建立联系和沟通制度。每个同志都有一个剪报本。他们坚持随时、随地、随人、随事、随物学习,做到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抓理解力。没有好的理解,就没有好的执行。毛泽东同志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只有完全的理解,才能一切尽在掌握,这是青州市科技局抓工作的高明之处。他们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对“全党抓工业,重点突破工业”,“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依托”,“抓工业就是抓科技、抓人才”等决策部署和要求进行多次认真研讨,深刻理解和把握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意图,确保了科技局工作定位的科学性,为寻求突破创造了条件。
抓执行力。他们认真对待每一天、每件事,实行《每日工作日志》制度,使“做到最好、做得更好”,“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追求完美是一种精神”这些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执行力。两年争取潍坊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创历史之先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发展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处;获潍坊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19项。仅去年一年就争取上级资金667.3万元,超过了历年累计之和。
抓创新力。创新是执行之上的更高境界。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有了创新的精神,都能够做得出人意料。他们开展的“自我表扬与自我批评”活动,就是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创新。创新力的提升,迅速填补了青州市科技领域的诸多空白:组建蔬菜种业创新联盟和盆栽花卉产业创新联盟,填补了该市创新联盟建设的空白;《干部德才素质评价系统》获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填补了该市软科学领域获奖空白;华盛农业公司成功获批省“富民强县”专项、省农业良种专项、省农业专项资金立项,填补了该市该领域空白;“特色花卉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获批省科技发展计划立项,改写了该市无农业项目获省级科技计划立项的历史。他们还建议市政府聘请科技部副司长刘玉兰为“青州市人民政府顾问”,创新办事中心窗口服务机制,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抓影响力。他们编发的《青州市科技工作ABC》、《青州市科技局文化建设手册》,不仅在青州市引起较大反响,而且在上级业务部门也受到了广泛赞扬。他们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着力把青州的优势宣传出去,把青州的文化传播出去,把青州的企业推介出去,以寻求各方面支持。就华盛农业牵头成立的蔬菜种业联盟,他们策划撰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新华社2011年第4758期《国内动态清样》上,《新闻联播》头条和《朝闻天下》栏目也进行了重点报道。(崔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