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中)
山东东岳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建宏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院长凌沛学
山东布莱凯特黑牛科技公司董事长董雅娟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公司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王钦峰
2011年12月30日,济南市寒风瑟瑟,但是在山东大厦影视厅里却暖意融融。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组织的优秀人才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山东东岳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建宏等我省老中青三代五位优秀人才,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事迹和经验。他们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以感人至深、启迪心灵的发言,充分展示了新时期优秀科技人才的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阐述了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敬业奉献、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位同志,特别是在场的科技人员、企业家、企业研发人员。优秀人才具备怎样的才智,如何为优秀人才创造适宜的环境,优秀人才怎样才能成长起来,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场内容丰富、掌声不断的报告会,为此做了深刻诠释,更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
优秀人才有着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有着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理想和信念
在这场报告会上,无论是年逾八十的老教授束怀瑞,还是人过中年的凌沛学、张建宏,或者青年一代的董雅娟、王钦峰,他们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除了在技术上专注,在科研上深入,还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洁的道德情操。他们不仅仅具有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敬业奉献、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心中怀有深深的社会责任感。
正如山东东岳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建宏所说的,曾经是一名军人的他,退伍时的一幅对联始终让他记忆犹新:“当年从军守边防青春无悔,而今返乡建家园豪情万丈。”正是这幅对联,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在此后的岁月里,他把这种责任感变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建设家乡,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报答党恩。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在PPT所播放的东岳集团下属企业照片上都有着明显的标语:“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不忘邓小平。”也正是凭着这个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张建宏带领38名家乡的农民,从被国有企业淘汰的两台旧设备起步,带领东岳走上充满曲折同时也充满荣耀与自豪的自主创新之路,用24年的时间,树立了一个行业知名品牌,发展了一个香港上市的大型民营公司,建设了一个亚洲最大的氟硅材料产业园区,他还用15年时间,把氟利昂替代品绿色环保制冷剂做到全球规模最大,打造了一个新环保世界品牌;用10年时间,把聚四氟乙烯规模技术做到全球第一,打造了“塑料王”新材料行业第一品牌;用8年时间,打破了国外对离子膜数十年的技术垄断,彻底结束了我国氯碱工业受制于人的历史。正是这一坚定的信念,使得山东省的“新能源”利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
作为企业家的张建宏如此,作为科学家的老院士束怀瑞也是如此。据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高东升介绍,他的老师束怀瑞教授发明的“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先后在全国17个省市推广470万亩,其中多是干旱地带,仅此一项技术就已经为国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6亿元。在报告会上,长期奔波在实践一线,对农民、农业有着特殊感情的老院士动情地说,“从事农业科研,必须关注农业、关心农民。”更难得的是,作为苹果专家,他大声疾呼,目前苹果的种植面积保持现在的水平就够了,不需要再扩大种植面积,不能再和粮食争地,不能再和其他经济作物争地。“但是,我们必须依靠技术,提升苹果的品质和产量,这是现代农业应有之义。”
全社会都应该切实行动起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次报告会上,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在讲话中指出,在举行系列优秀人才报告会的同时,要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这一点,山东东岳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建宏可以自豪地说,“我做到了”。东岳集团总部地处淄博市恒台县,没有任何地利之便,却吸引了北大、清华、中科院一大批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硕士生在此工作。2003年,东岳集团为了打破国际垄断,上马了被化工界排在首位的四大技术难题之一的离子膜技术。张建宏为了让离子膜主要研发人员张永明博士在恒台县安心工作,把张永明博士的老母亲和姐姐一家都接到了桓台,安排进了当地最高档的小区。对此,张永明表示,“人家都说忠孝难以两全,但在董事长的安排下,我忠孝两全了。”在张博士长达八年的科研攻关中,张建宏常对他说的是:“你放心地干,走不通就先放下,一切风险都有东岳顶着,有我顶着。” 这句话,他不仅对张永明说,也对来自清华大学的王鑫博士说过,对公司的很多很多科研人员说过。后来,张建宏坚持放手用人,给予集团首席专家张永明博士“三定大权”:招聘什么样的人、给予什么样的工资待遇、安排什么样的岗位,都是张永明说了算。
就一个企业来说,张建宏这样总结自己的人才管理经验:第一,“股权、期权、奖励加提成”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有财富有荣誉有地位。据统计,目前东岳集团拥有千万资产者达100余人,最先来东岳的科研人员,65%成为了科技富翁。第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整合机制,把企业的科研机构建在高校里。第三,“特殊人才特殊政策”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的需要就是东岳的政策。第四,“赛马而不相马”的人才选拔机制:看学历,更看能力;看经历,更看业绩。这些人才理念和人才机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李克强副总理亲自为东岳集团修订人才理念,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视察东岳后,专门安排中组部调研组在东岳蹲点调研,推广东岳经验。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多次到东岳集团视察指导。
张建宏说:“经营人心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就一个企业来说,引进人才之后,就要尊重关心他们,就要宽容他们的失败,包容他们的缺点,做他们的坚强后盾,为他们创造最优的创业和生活环境。一个企业如此,一个社会,也应该如此。
环境造就人,人也会改变环境。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优秀人才总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成长成才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公司电火花科研组长王钦峰,他的“第一学历”是初中毕业。毕业后就到家乡一个乡镇企业打工的王钦峰,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先后完成了40多项工艺革新,设计了20多种专用设备和量具,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和3项国家专利,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因为工作需要,王钦峰工作不久就自己买来《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学》等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机械专业知识。仅仅初中毕业,连立体几何都没有接触过的王钦峰,凭着坚毅的信念,生生啃下了这硬骨头,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王钦峰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个细节,在公司接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的生产任务时,他负责机床机械部分的制图任务。在那段酷热的日子里,他每天早晨六点起床,一直干到深夜两三点钟。当时农村条件差,连电扇都没有,王钦峰的父母怕他中暑,就打来清凉的井水泼到地上降温……
工作16年,在豪迈公司从事过13个工作岗位上的王钦峰,用持续的学习、创新践行着追求,立足岗位成就着梦想、收获着快乐。王钦峰说,他明白一个道理:不论学历高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解决问题、为更好的工作而学习,就能收获知识,增长技能,从而不断的超越自我。王钦峰认为,问题就是机遇,面对机遇,不干,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有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的成长、进步,走向成功。
王钦峰还说,多年来的创新,有失败、有成功,在失败中收获了经验,也磨炼自己,从而更敢于面对失败而不退缩;在成功中收获了快乐,从而推动自己不断学习、创新,这种快乐成为我16年来持续学习、创新的动力源泉。最终,王钦峰可以自豪地说,自己为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必须有既懂科研,又懂经营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取得科研成果是不容易的事,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社会财富,真正地为人民造福,则是更不容易的事,但也是必须做好的事。尽管,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科学家都去创业,但我们应该要求每一项科研成果都能顺利转化。这一点,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院长凌沛学的经历带给我们不少的启发。
上世纪90年代初,凌沛学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了曾风靡一时的“永芳”高级润肤露,但现在却已经销声匿迹。凌沛学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研发人员没有决策权,科研开发与市场销售脱节。这次失败带给他的教训,是这样的一条原则:“我们出技术,跨国公司出资金,技术握在我们手中,企业管理权以我方为主”。
自1983年读研究生就研究玻璃酸钠的凌沛学院长,把实现产业化作为其科研的最终目标。目前,“爱维”注射液已经累计帮助1000多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每年有3000多万人次用“润洁”缓解用眼过度引起的视疲劳,有1000多万人次用“润舒”治疗沙眼、结膜炎,治疗骨关节炎的“施沛特”注射液是同类进口产品价格的四分之一。如今,他们开发的含玻璃酸钠的眼用药品已占据国内20%的市场份额,建成了国际上最大的玻璃酸钠系列产品集团公司。同时,在他们近30年的医药研发历程中,一直坚持“科研开发既要追求科研的高层次和艰深度,又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科研的方向和深度”这一战略方针。“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省药学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目前,凌沛学和他的科研团队,从二十几年前的几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发展至今天2000多人的山东省药学科学院;从一间车库,建设至今天分别对接自己不同研发领域成果的转化的14家高科技企业,并组建了上万人的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其科研成果除通过内部企业转化外,还相继向国内上百家制药企业转让,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内部转让培育了20余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对外项目转让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累计创产值过千亿元。单是玻璃酸钠系列产品,已累计创产值过百亿元。这一系列科技成果现每年实现利税过3亿元,在济南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中纳税额名列前茅。
据了解,这场山东省优秀人才报告会,是继泰安、德州之后的第三站,以后还将邀请我省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举行系列报告会。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在报告会前接见报告团成员时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和事迹,着力营造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掀起尊重人才、争当人才的新高潮。
副省长夏耕在报告会上作了讲话,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以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报告会结束后,回想着各位代表和领导的激情洋溢的发言,记者突然想起一句话:让大才做大事,让英才创伟业。在主席台前方,一些来自山东财经学院和济南大学的学生还恋恋不舍地围绕着束怀瑞院士,有的希望签名,有的请求合影……在场的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一边帮他们拍摄影片,一边打趣说,这样的“追星”才是最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