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里的新闻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6项目入选“863”计划
“5月12日,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事处宇影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把一批价值200万美元的菲涅尔透镜装车运往美国。
该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菲涅尔透镜修正了传统菲涅尔透镜的不足,产品的稳定性、精度性都有了大幅提升,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产品远销美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两年,恒源街道办立足于高点定位、项层设计,以科技为引擎、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构建结构布局优、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该街道办有6项科研项目入选国家“863”计划。创导陶瓷承担了4项“863”课题,其功能性新型蜂窝陶瓷材料及应用项目不久前刚刚入选2011年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产品全部出口美、日、德等国家;科信生物“百草枯”除草剂项目既是国家“863”课题重点项目,也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产品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宇影光学公司自主研发生产了九大系列近百种新产品,外贸市场销售异常火爆,年创外汇600多万美元。”
——德州日报(2011年5月18日)
一个街道办事处如何能有6个项目入选国家“863”计划;一个缺少高校、科研院所的鲁西北县城创新驱动力是什么?
在临邑,记者找到了答案。用临邑县科技局负责人的话讲:“这都归功于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临邑县把推进产学研合作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高校院所+企业+市场”模式结出累累硕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有60多家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山东科技大学、齐鲁研究院、辽宁大学等10多家科研单位分别在临邑设立了教学实验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催生了1万吨/年提升管循环流化床丙烷脱氢制丙烯、PE-RT耐高温聚乙烯管、第三代光伏发电用聚光光伏菲涅尔聚光镜等40多个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项目,打造了索通碳素、恒源石化、宇影光学、金德建材、科信生物、泓淋电子等在新材料、新能源、石油化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领域一批知名企业。该县先后荣获国家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铝用碳素生产出口基地、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示范基地等称号,临邑县正在成为鲁西北县域经济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营造软环境 让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临邑境内缺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自主创新备受制约。临邑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深刻认识到要解决制约临邑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推进产业向高端攀升,必须坚持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面向高校院所获取创新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产学研创新体系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加强对现有创新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动创新资源向临邑集聚,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支持、鼓励科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体系形成,完善产学研间的互动合作,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并积极宣传贯彻《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东省技术市场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时将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出台的有关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减免营业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传达到有关技术机构和企业。2010年共计为企业减免各项税收953.63万元。
“牵线搭桥” 促进校企“联姻”
“有县科技局支持和帮助,我们与济南大学的合作一定会取得共赢”。在北京奥福(临邑)精细陶瓷有限公司,特地从北京赶过来的潘总对记者如是说。该企业是功能性新型陶瓷材料开发型企业,专业化生产各种尺寸精确、性能卓越的精细陶瓷。通过科技局牵线搭桥,与济南大学材料和化学工程学院在汽车尾气净化用蜂窝陶瓷催化载体和蜂窝陶瓷过滤体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工艺方面开展合作,并开始筹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以及资金奖励力度,该县至今已建设省市级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索通发展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合作建立了“山东省铝用炭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自动清块机、煅烧炉余热利用技术、双工位自动成型技术等国内首创设备与技术,凭借先进的技术研发水平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吸引了来自乌克兰、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印度、韩国及中东的管理人员与研究开发人员。并多次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迄今为止共主持参与了15项国家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共取得科研成果32项,其中21项已经实施完成,11项正在实施当中,申请国家专利13项,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2008年公司获得中国炭素行业协会颁布的“中国铝用炭素出口基地”称号,这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另外,利用恒源石化与齐鲁研究院合作,金德建材与辽宁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合作建设了教学实验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山东科信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联合山东省农药研究所、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建设了科研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利用本地主导产业鱼鸭混养产业,依托德州天康食品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研发的蛋清中溶菌酶的提取及蛋清蛋白综合利用技术,联合本产业孵化、养殖、宰杀、熟食加工、商贸、物流、旅游等活动企业建立了临邑县鱼鸭混养产业联盟,2010年,整个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86亿元,带动当地养殖农户年均增收6.4万元。在此基础上,围绕我省急需突破技术瓶颈制约的领域以及每个领域全省只设1家实验室的组建原则,组织科信生物、北京奥福精细陶瓷做好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培育工作,力争成为全省最高水平的研究实验基地和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并通过政策、项目和补助等各种方式,对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全力支持。
把“科技特派员”用在“刀刃”上
通过调研,掌握最新的适用成果的和本县企业的需求,分析阻碍技术市场发展的瓶颈,聘请该领域高校院所专家为县科技特派员,在全县20家重点企业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行动,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对接活动,提高对接成功率。
聘请中国农业大学郭顺堂教授及4名研究人员入住省高新技术企业临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开展“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组分分离提取技术”研究,采取特殊工艺提取大豆蛋白功能性组分,分别得到7S和11S大豆分离蛋白,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彻底解决常规方法生产的7S和11S混合物导致功能性不突出、性能不稳定、应用领域窄的问题,经鉴定,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2010年,企业通过这两种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润200万元,成为本县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头羊。聘请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夏金童教授及9名硕博研究生入住索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以低灰碳质原料代替石油焦生产预焙阳极项目”研究,改变了国内外几十年来预焙阳极生产仅一种固体原料石油焦的局面,用改性过的无烟煤、加“助剂”高温碳化处理过的木材和废橡胶替代部分价格昂贵的石油焦制造预焙阳极,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成为该领域一项革命性技术创新。2009年该县科技局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五位一体科技中介服务 打造产学研“桥梁”和“纽带”
该县通过制定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法律地位、资格认定、工作程序、权利义务,以及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维护和促进中介服务市场正常发育,为中介机构规范运作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积极构建信息平台、技术支撑、融资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五位一体的中介服务网络,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特别是针对产学研合作建设创新平台投资薄弱的实际,引进建设了一批科技风险投资机构,争取社会资金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支持。2010年全县新增建设技术中介机构8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6项。
通过科技中介机构每年6月份组织举办临邑县产学研展洽会,邀请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参加,开展成果展示推介洽谈、合作对接、企业难题招标、人才需求发布等,通过参加展洽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该县企业产品档次和竞争能力明显得到提升。金德建材与辽宁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合作开发出PE-RT耐高温聚乙烯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等一系列新型产品,澳泰纺织有限公司和上海纺织大学合作开发了特深蓝经竹节双弹牛仔布。
为改变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难的局面,该县还借助资本之手为产学研合作增加动力。与36家境内外银行,280家知名投融资机构,20家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15家券商及投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资本市场,坚持走多渠道融资的道路,全面加强银企对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因近年来纺织市场疲软,锦源纺织有限公司产品积压,周转资金短缺,陷于停产困境。县政府及时通过投资机构,为其协调过桥资金3000万元,购进先进设备,与青岛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生产了莫代尔、竹纤维等高档产品,使得企业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在危急中赢得主动,起死回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临邑县产学研合作的探索和实践,一路走来,满是坚实的脚印。相信在临邑县良好的宏观调控及政策体系支持下,其产学研合作一定会不断创新,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