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负责人称:京沪高铁运营安全拥有可靠的保障:技术先进成熟,工程质量过硬,对运营维护、治安防范和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影响等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
每天夜晚利用列车停驶的时间,对线路、接触网等固定设备进行不少于4个小时的检查保养;每天早上正式列车开行前,双向对开确认列车,也就是不载人的空动车组列车对线路进行安全确认;每10天左右即开行安全检测车,对线路进行全面“体检”;每日开展动车组运用检修,同时依据走行公里和时间,严格实行五级修程等定期检修;在旅客进站环节实现全覆盖式安检;实施线路区间全封闭,在容易进人的低路基区段加装了2.85米高防护网;在全线设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对线路和车站进行实时监控,并在重点部位设立外部入侵报警系统;全线设有18个铁路公安派出所和652个值勤岗亭,投入大批安保力量进行线路巡防;在全线建立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置监控点近250处,能在运营过程中及时监控风、雨、地震等灾害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地震监控子系统能在发生地震时及时准确监控地震波,并控制地震区域的列车减速或停止运行。
京沪高铁的安全保障机制是我国铁路交通领域的创新,它体现了科技和法治的融合。
高科技造出高速列车,如无安全机制、措施对其规范,速度越快,危险越大。孙悟空的本事大,如没有紧箍咒对他制约,难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由高铁的安全机制想到目前被沸沸扬扬热议的食品安全问题。
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穷也好富也好,吃得安全才是好。但不法生产商唯利是图,违法添加添加剂,使人吃得胆战心惊。
“胶面条”中的胶、“镉大米”中的镉、“石蜡锅”中的石蜡、“碘雀巢”中的碘、“糖精枣”中的糖精、“氟化茶”中的氟、“甲醇酒”酒中的甲醇……它们本是通过科技手段生产的,只是被人不恰当或错误地用在了食品中。强调职业道德建设是应该的,但制约不了那些图财而不管消费者健康的奸商。
应该借鉴高铁安全保障机制,全过程全方位监控食品安全。为此,要修改、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加大监控、监管过程的科技手段,如同交警监控道路,对食品生产各环节了然于目。
应该效仿‘酒驾’处罚,让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食品企业法人头上。
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食品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减少管理环节,改变多个部门管食品,“九龙治水”水成灾的窘境。(李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