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台湾作家、画家刘墉的小品文《其实我们可以不用力》,讲的是他在美国的两件小事。
其一,刚去的时候,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时常会看到朋友奇怪的眼神。起先他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问他:刚才你下车时为什么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什么话,你误会了?他说:没有哇!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美国朋友说:因为你刚才关车门很用力,我以为你不高兴。用力关车门是刘墉的习惯,因为他在台湾都这样关车门,而且从小母亲也总叮嘱,关车门要用力,把门关紧以免摔出去受伤。
其二,到美国的第二年,他进了研究所,租房子住。有一天房东说:刘先生,麻烦您以后关水龙头小一点儿力量,因为你用的水龙头,里面的橡皮垫特别容易坏。又解释说:我发现你们亚洲来的留学生,关水龙头都用很大力气,其实我小时候也一样,因为我从罗马尼亚移民来,在我老家,水龙头老漏,非用力不可,我也是到美国才改的。
刘墉谈这两件小事,谈完即止,没加议论,我猜他大概是想说明,到新的环境生活,应了解当地的情况,包括物质硬件、习俗等等。我因工作关系,有了那么点儿科技创新思维习惯,就自然地想到创新的话题上了。
——车门不用力能否关紧,水龙头不用力关会否漏水,这里边自然含有结构、材料、灵敏度等方面的科技问题,不是我在牵强附会吧?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这是说的杠杆的巨大力量。
以前的面粉是用石磨磨的,石磨的轮轴根据杠杆原理制作。古时汲水的桔槔、木独轮车、织布机、战争中的抛石机,现在日常用的扫帚、羊角锤、铡刀、钢丝钳、撬棒……都运用了杠杆原理。
一辆普通的自行车由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组成,30多个部件,其中轴、车轮、齿轮、滚珠、脚踏、链条、曲柄……多处运用了杠杆、摩擦等原理,使人行动省力、方便、快捷。
——这就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显示的力量。
几千年来,人类不断在科技领域取得新成果,增强了生存本领,提升了生活质量。现在,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多,人类不断追求发展的广度、高度、深度,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日益复杂,更须依靠科技创新,使我们少用力少费时,提高幸福指数。(李华丰)
其一,刚去的时候,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时常会看到朋友奇怪的眼神。起先他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问他:刚才你下车时为什么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什么话,你误会了?他说:没有哇!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美国朋友说:因为你刚才关车门很用力,我以为你不高兴。用力关车门是刘墉的习惯,因为他在台湾都这样关车门,而且从小母亲也总叮嘱,关车门要用力,把门关紧以免摔出去受伤。
其二,到美国的第二年,他进了研究所,租房子住。有一天房东说:刘先生,麻烦您以后关水龙头小一点儿力量,因为你用的水龙头,里面的橡皮垫特别容易坏。又解释说:我发现你们亚洲来的留学生,关水龙头都用很大力气,其实我小时候也一样,因为我从罗马尼亚移民来,在我老家,水龙头老漏,非用力不可,我也是到美国才改的。
刘墉谈这两件小事,谈完即止,没加议论,我猜他大概是想说明,到新的环境生活,应了解当地的情况,包括物质硬件、习俗等等。我因工作关系,有了那么点儿科技创新思维习惯,就自然地想到创新的话题上了。
——车门不用力能否关紧,水龙头不用力关会否漏水,这里边自然含有结构、材料、灵敏度等方面的科技问题,不是我在牵强附会吧?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这是说的杠杆的巨大力量。
以前的面粉是用石磨磨的,石磨的轮轴根据杠杆原理制作。古时汲水的桔槔、木独轮车、织布机、战争中的抛石机,现在日常用的扫帚、羊角锤、铡刀、钢丝钳、撬棒……都运用了杠杆原理。
一辆普通的自行车由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组成,30多个部件,其中轴、车轮、齿轮、滚珠、脚踏、链条、曲柄……多处运用了杠杆、摩擦等原理,使人行动省力、方便、快捷。
——这就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显示的力量。
几千年来,人类不断在科技领域取得新成果,增强了生存本领,提升了生活质量。现在,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多,人类不断追求发展的广度、高度、深度,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日益复杂,更须依靠科技创新,使我们少用力少费时,提高幸福指数。(李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