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招远市大力实施科教强市和知识产权战略,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技投入总量稳步提升
一是政府投入稳步提升。招远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2010年达到2694万元;“十一五”期间,共争取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8项,获上级资金3915万元,其中1个项目列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个项目列入了国家“863”计划,7个项目列入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个项目列入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2011年,该市又开始实施“千户企业工程”,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强化政策性资金扶持力度,从2011年起,市财政投入5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主要对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上、扩、改新发生的银行贷款进行贴息。
二是企业投入稳步提升。招远市积极落实国家、省、烟台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并通过税收、立项等手段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金宝电子有限公司依托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自2006年以来,先后投资近5亿元,使其产能、品质及市场占有率均排行业前三位,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玲珑橡胶有限公司累计投入45亿元,实施了1000万套半钢高性能轿车子午胎、400万套全钢子午胎以及热电联产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地方小企业一跃进入全国轮胎行业前三强,并跨入世界轮胎行业20强,“玲珑品牌”连续两年被授予“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品牌价值高达55.3亿元。
三是社会投入稳步提升。通过引导各银行、担保机构和其它金融机构调整贷款投向,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2011年的第十届银企推介会上,招远市辖内11家商业银行、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与35家大中小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合作协议。本次推进会共签约55个项目,签约金额达69.53亿元。据统计,自举办银企合作推进会活动以来,银企双方累计签订合作意向285个,签约金额达390.55亿元,到位资金382.6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97.96%,银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平台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招远市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关系,努力搭建与国家和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联网、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公共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招远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黄金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三大国家级基础创新平台。该市积极落实有关奖励扶持政策,突出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主体地位,鼓励市内科研单位、企业围绕战略决策咨询、联合研究开发、联建创新基地、开展技术交流等方面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开展科技合作,重点解决关系全市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企业技术难题。市政府与山东理工大学开展校地联合办学,建立了山东理工大学招远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架起实验室科技成果与企业生产之间的“桥梁”;招金集团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天津地质研究院等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科研开发、推广应用、技术改造、环境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每年开展合作10余项;玲珑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承担的“轮胎高性能化用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课题、康泰集团与山东建筑大学联合研发的“中医按摩机器人”项目均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一方面,以建设中国黄金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和省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通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认真落实各项专利政策,强化专利指导服务,推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实现了专利工作由低创造到高产出、由轻保护到重维权、由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专利申请2948件,其中发明专利830件;累计专利授权1505件,年增长44.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4件,年增长25.94%。
另一方面,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十一五”期间,该市共争取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8项,获上级资金3915万元,其中1个项目列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个项目列入了国家“863”计划,7个项目列入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个项目列入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低断面抗湿滑低噪声超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技术,打破国外轮胎业巨头在超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的垄断。(张敬为 刘爱华 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