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2009-07-30 00:41:45   作者:admin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王宝海,研究生学历,现任泗水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先后任济宁市中区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济宁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济宁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上图为王宝海(右一)在泗水经济开发区视察高科技项目。

泗水县区域简介


     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境内山青水秀,名胜众多,素有“海岱名川”之美誉,享有“中国泉乡、生态泗水”之盛誉,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辖8镇3乡2个街道、592个行政村、60万人,是全国优质花生之乡、全国优质西瓜之乡、全国优质地瓜原产地、全国最大的薯类淀粉加工基地、江北最大的机床附件生产基地、江北最大的彩印包装基地、山东省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县、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科普村村通先进县等称号。

    近年来,泗水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果牧大县,生态名县”的战略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的观念,加快建设创新型泗水,强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2007年,泗水县连续第四次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全县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企业29家,比上年新增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64亿元,同比增长8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04%,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列济宁市党政目标考核第一位。
    一、突出科技主导地位,健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完善政策体系。把“科教兴泗”战略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泗水的决定》、《泗水县“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关于科技工作考核奖励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的意见》、《关于泗水县农业科技示范园标准及认定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制度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县里明确一名副县长专抓科技工作,聘任了两院院士于德泉和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宝辉为科技顾问。各乡镇(街道)均聘任1—2名科技副镇长,对特别优秀的9名科技副乡镇长提拔为实职领导干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科技管理部门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加大科技投入。调整财政支出比例,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建立了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科技三项经费支出比例达到了县财政年预算支出1.3%以上,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和社会融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新机制。
    注重表彰奖励。县里设立了科技专项扶持资金和高新技术发展创新奖,县委、县政府每年对新获得的国家、省级的名牌商标产品及优秀科技成果给予重奖,2007年6月15日召开了全县科技大会,对2006年以来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发放了各类奖金80余万元。
    二、依托高新技术发展,加速产业优化升级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培植了山东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家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金益纸业、利丰集团等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丰田农药、金晟保温材料、泉林兽药等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希尔康、蓝天节能设备等20多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精细化工、宏大伟业等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余家。全县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到67家,建立企业研发中心38个。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督促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每年实施技改项目100个,技改投入8亿元,提高了全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着力推广了生物制药、特色食品、膜汽化锅炉、超轻质保温材料、新型机械等40余型新技术,研究开发出无碳复写纸、无碳复写纸微胶囊、银杏甙元黄酮、微型电子元件、保湿粉条、高蛋白生物制品等10余项高新技术产品。
    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和省市“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等30余项,目前正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科技富民强县”、“科技创新基金”等重大科技项目。组织企业参加省市重点科技招标项目20余项,如鲟鱼高产研究与开发、无碳复写纸的研究与开发、内植式秸杆反应堆的研究与开发等科技招标项目。组织申报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计划项目,由省科技厅推荐到国家科技部,系济宁市唯一通过省级推荐的县市。县政府下发了《关于下达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扶持资金和县农业良种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县列科技计划项目60余项,列支重大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招商,既走出去又请进来,促使县内40余家企业与清华、中国农大、西安交大、西北科技大、浙大、南林大、山大、山农大等4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达成合作意向100余项。特别是在第八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上,签订技术合同1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780万元,项目总投资2.6亿元,邀请到两院院士王浚来我县做技术指导。与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关系,在“银杏活性碳加工、银杏系列功能食品、银杏花粉口服液、银杏优质丰产采叶园基地建设、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交流,邀请到德国专家约亨·布莱尔先生2次来泗水县进行技术指导,使银杏甙元黄酮提取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每年举办专利知识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讲解,年受训人员200人。充分利用 “知识产权日”和“知识产权宣传一条街”等活动,对《专利法》、《技术合同法》、《山东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根据《泗水县专利资助办法》规定,积极组织申报国家专利,县政府对申报的100余项国家专利分别资助1000元、300元、200元。2007年申报国家专利134项,与去年相比增长57.65%,授权专利94项,居全省第58位,与2006年相比上升16个位次。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引进了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等新品种100多个,主要有日本甜柿、黄金梨、“九斤黄”山药、美国皇家秋天无核葡萄、鲜切菊花品种、寿光蔬菜新品种、泰山赤鳞鱼、金吮鸭、小尾寒羊、优质奶牛等。着重推广了“银(杏)粮间作技术、土壤配方施肥技术、微滴灌渗灌技术、奶牛冷配技术、标准化蔬菜种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中低产田改良与培肥技术”等80余项。
    兴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县各类科技示范园达到200余处,主要有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一体的千亩银杏园、千亩莲藕园、千亩黄金梨园、万亩桃园、无核葡萄基地和鲜切菊花基地、标准化蔬菜基地、山药良种科技示范基地等。其中,中册镇西杨庄山药良种科技示范基地,引种“九斤黄”优质品种成功,平均单枝重4公斤以上,单枝最重12公斤,平均亩收入万元以上,最高亩收入4万元以上。星村镇南陈优质黄金梨基地,产品通过国家绿色认证,注册了“圣天香”商标,示范园面积800亩,300亩进入盛果期,年销售收入达到240万元。泗河街道鲜切菊基地,年生产鲜切菊花130万枚,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实现销售收入120余万元。泗张镇元卜牛胚胎移植生物技术示范基地,冷胚胎移植奶牛成功100余例。
    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下派各类科技特派员300余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0余项,引进作物良种60种,解决各种技术难题300余个。2007年11月份在泉林镇召开了全县科技特派员经验交流会,《济宁日报》以《泗水县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点石成金》为题对泗水县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报道,济宁市科技局网站以同样的题目予以宣传,县政府把它列入了2008年民心工程的10件实事之一。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县、乡两级均建有农技、农机、水利、林业、畜牧等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其中科技协会、学会、研究会和科技示范户、带头户等各类科技型组织1000余个。县里成立了农业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开通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技术网络。建立了林果、西瓜、土豆、黄姜、中药材协会等专业型技术服务组织,全县初步形成了地瓜、花生、蔬菜、畜禽、水产、中药材等几大业产业链,培植壮大了利丰、馨佳、正邦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天真”食品、唐人坊食品、新绿食品等新型的农业科技企业,初步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