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省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体获奖科技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十一五”时期是山东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全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认真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1686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9项;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9.3万件、15.1万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达到31家、73家,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26家、10家,均居全国首位。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1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5.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85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技术自主创新行动实施成效显著,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加快,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服务民生水平大幅提高。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专项深入实施,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实施、海洋科技产业开发、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取得新突破,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科技成果。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达到20个,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国家创新型园区4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19.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3%;两院院士和泰山学者的人数分别达到37名、23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2名;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打牢全面可持续发展基础,就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激励措施,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和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等各类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技术攻关与开发,培植壮大一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高新区建设发展提升工程,加快高新区“二次创业”步伐,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抓住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重点强化对农业、海洋、环保、公共安全、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科技惠民水平。要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上下大功夫,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切实做好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储备。继续加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国家新药研发平台和山东省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提升支撑服务能力。继续搞好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各部委的战略合作,提升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着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要逐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科技投入格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广大科技工作者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开拓奋进,不断开创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