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坚持“一个主线” 突出 “两个重点” 开展 “三项行动” 提高 “四种能力”

2011-02-08 16:50:12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2011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科技工作会议的部署,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支撑作用,按照坚持“一个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开展“三项行动”,提高“四种能力”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坚持“一个主线”——
    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当前,我省经济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必须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因此,启动新一轮的山东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很有必要。通过制定新的全省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认真总结和梳理我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五年来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和研究新时期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同时,新一轮山东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需要借助省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各地知识产权部门要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与本地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政策,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突出“两个重点”——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和建设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
    一是重点抓好知识产权政策的完善。一方面,要做好《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开展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确保《促进条例》各项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在《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配合省人大做好贯彻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工作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力争尽快出台《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加快推动我省专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重点抓好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济南中心)的建设寄予厚望,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要把握机遇,在省政府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按照国家知识产局的要求,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力争用2-3年的时间完成建设,投入使用,为区域内各兄弟省市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专利信息服务,展示山东知识产权工作的良好形象。今年,要抓紧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场地,配备人员、争取资金,力争在2012年底之前完成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的基础建设。同时,要继续指导和支持各地开展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逐步形成有效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分平台建设。
    开展“三项行动”——
  扎实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服务基层行动和知识普及行动。
  一是扎实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今年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以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食品、药品等为重点,加大查处力度,提高办案效率,有效遏制专利领域反复、群体、恶意侵权及冒充、假冒专利行为。3月份活动结束时,要对专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在巩固活动成果的同时,结合我省实际,针对侵权现象严重的重点领域继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行动,形成保护知识产权长效机制,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基层行动。抓好企业、县域的知识产权工作关系到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制度在基层的实施,对于提高我省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工作方面,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在继续做好专利创造优胜市县评选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有利于县域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提高县域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促进县域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推动我省有更多的县(市、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实施工程。在企业方面,积极开展“企业工作年”活动,引导和支持企业成为创新载体,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着力培育专利申请大户,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专利创造能力提升”行动,在全省35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建立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切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为全省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三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普及行动。强化宣传工作,要重点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依靠新闻媒体的支持,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今年要重点做好《促进条例》的宣传工作。借助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大节日,做好《促进条例》重要内容和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加大人才培训,要在丰富内容,提高层次上下功夫。研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重点抓好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层面的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层面的知识产权意识。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2011-2015)》的精神要求,统筹规划好我省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继续推动和实施“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快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步伐。
    提高“四种能力”——
  提升知识产权系统的统筹协调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
  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强化自身能力入手,着力打造一支善协调、会管理、能服务、懂业务的知识产权队伍,为推动全省经济科技发展做好支撑。一是提高统筹协调能力。知识产权工作涉及面广,统筹协调工作很重要。各级知识产权部门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出谋划策,当好参谋,统筹分析研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要敢于牵头,善于牵头,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部门的支持配合,努力营造齐抓共管、合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的良好局面。要挖掘潜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对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普及,着力提高社会各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二是提高科学管理能力。抓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勇于创新是关键,调查研究是基础。要适应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创新工作理念、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特别是针对制约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 三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提高,对专利信息利用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各级知识产权部门要把运用专利信息资源作为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入企业、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与中介服务机构协作,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知识产权服务队伍中来,为更好地促进创造能力的提升提供服务保障。四是提高人员业务能力。强化人员业务能力是知识产权系统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满足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切实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系统内大力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把理论学习与知识产权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好全省经济、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起来,不断开阔视野,及时掌握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趋势,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此文内容摘自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李爱民在2011年1月25日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