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省知识产权局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滨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突出务实创新,锐意开拓进取,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重点工作取得明显突破,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124件,列全省第10位,较上年前移6个位次,同比增长105.81%,高出全省平均增幅84.8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各市首位;专利授权达1380件,较上年增长95.19%,高出全省平均增幅4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各市第2位。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知识产权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2010年,市委、市政府先后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知识产权工作,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直20家知识产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和重大问题研究。市委、市政府还将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和实施效益等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年年初,由市委、市政府统一进行考核通报,有效调动了各县区、部门抓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市六县一区均建立了知识产权局,并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办公条件”四落实;乡镇街设立科技助理,具体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重点企业实行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目前,滨州市上下协调、运转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
完善政策措施 激发知识产权创造热情
2010年,市政府不断修订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滨政发[2010]23号)、《滨州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滨政办发[2010]28号)和《滨州市专利奖励办法》(滨政发[2010]95号)3个政策性文件。从战略高度谋划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合理调配各种社会资源,激发全社会知识产权的创造热情。其中,《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是滨州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滨州知识产权工作随之进入一个全面提升发展水平,从战略高度服务经济建设的新阶段;《滨州市专利奖励办法》是全省第二个由政府出台的专利奖励办法,它规定:市专利奖获奖人员享受与市科技进步奖同等待遇,最高奖金额度为10万元,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专利项目,奖励数额由市政府另行研究决定。
严格行政执法 净化知识产权市场环境
针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把查处假冒专利、纠纷调处和维权援助作为重点,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努力营造公开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严肃查处假冒专利。2010年,我们先后开展了商品流通领域执法专项行动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商场500余家,登记知识产权商品30000余种,查处涉嫌知识产权假冒案件301起。采取展前审查、展中巡查、现场设站等措施,进驻中国(滨州)国际家纺节、中国(博兴)国际厨具节等展会开展执法检查,检查各类展品1000余件。二是积极调处专利纠纷案件。在案件调处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办案”和“灵活调解”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化解矛盾,促成烟台绿燃“灶头”等8起案件调解结案。依法对某企业侵犯山东西王集团“油瓶”专利权案件作出了侵权处理决定,为专利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达100余万元。三是启动维权援助工作。成立了山东(滨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了“12330”维权热线,先后接待咨询1000余人次,为学生、困难群众等120多人提供资金帮助。其中,帮助编织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藤条大花篮” 的博兴县农民孙建光申报“藤条曲成形方法及专用模具”等专利3项。
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知识产权良好氛围
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坚持以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为抓手,努力营造知识产权良好氛围。一是积极开展“3·15”、“4·26”、专利周等大型集中宣传活动,特别是2010年全省庆祝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多项主题活动在滨州成功举办,有力的提高了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坚持面向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面向校园、面向企业及专利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开展知识产权培训。2010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各类人员3000余人次,培养出了一支懂管理、通业务的知识产权工作人才队伍。三是通过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培育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目前,全市35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均已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创建和培育工作。
服务创新主体 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能力
企业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我们始终把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积极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一是指导和帮助纺织、食品、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和企业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重大专利专项服务工作。如华兴机械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60多种,形成了具有华兴特色的石材、农业和玻璃机械系列。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知识产权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组织亚光毛巾等40家企业8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项目参加第十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和第六届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会,促进了企业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创名牌,扩大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狠抓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工作。组织实施重大专利技术推广运用项目42项,总投资达4.5亿元,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实现利润2.3亿元。全市涌现出渤海活塞、京博农化、九环机械、齐星铁塔等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主导产业专利实施率超过了80%。
滨州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先进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将以此次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为契机,全面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滨州知识产权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