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科技局局长 徐福平
“十一五”期间,我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建设21世纪新兴能源城市”这一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目前,全县新上千万元以上的项目476个,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94个。五年间, GDP增长2.6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2倍,增幅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助推巨野经济的跨越发展。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批指导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招商引资注重引进高端、高新、低碳环保产业,在产业布局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对创新项目、创新产品进行大力扶持,对创新型人才进行重奖。
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煤电化工、玻璃深加工、生物工程、先进制造高科技产业集群。以铁雄新沙为龙头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汇集20多家煤化工企业,20万吨甲醇、30万吨苯加氢项目已开工建设;以巨润玻璃为龙头的玻璃深加工企业已达11家,新型建材产业的链条进一步拉长;巨益新能源、新大陆太阳能、永安光伏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初步形成生产能力。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较2006年增长6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9.8亿元,较2006年增长13倍。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县设立了技术创新提升工程专项资金、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创新型企业试点专项资金等专项基金,激发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积极性,全县企业研发新产品近百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62项,获市级以上奖励31项,申请专利量达到330件,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 28项。
创新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2家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家,巨益风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晨农固体发酵工程技术中心已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构建大科技、大开放的发展格局,大力培育煤化工、玻璃深加工、生物工程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风光发电、太阳能、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提升工程重大专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扶持煤化工业园区、港口工业园区、秸杆木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增强园区的科技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