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滨城区:创新实干 推进特派员创业

2010-10-26 17:00:37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滨城区科技局局长孙明亮在全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

    滨州市滨城区自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以来,不断加大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力度,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实现了科技资源与产业基础的快速高效对接,取得良好效果。截止目前,全区共下派科技特派员121名,建成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0个,建设特色农业基地15个,组建农业龙头企业13家,创办、领办企业35家,开发新技术30项,引进推广新技术85项、新品种326个,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60多项,累计培训农民6万人次,培育农村科技致富示范户3500多户,建立种植、养殖基地18万亩,辐射带动农户7800多户,农民每年人均增收800多元。


创新服务方式  完善管理制度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责任管理,在各个乡镇办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把科技特派员工作直接延伸到农村基层,形成区、乡、村三位一体,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中,充分挖掘潜力,创新服务方式,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并取得成绩创造条件,对进一步做好全区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各乡镇办根据自己产业特色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每年派出科技特派员10人以上,其中农林牧渔业不少于50%,培训农村科技人员1000人次以上。规范考核制度,在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上,强化监督检查,严格目标管理,科技特派员在下派期间与派驻单位签定技术服务合同,逐一严格考核,对不能胜任和难以发挥作用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对工作突出者,给予奖励,使得科技特派员分工清楚、职责明确、奖惩分明,进一步规范了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


打造服务平台  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特派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通过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户,以点带面,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引用,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乡土科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养殖大户。滨州冬枣研究院的科技特派员刘文娥,在冬枣选系选育、盐碱地建园、整形修剪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并将所掌握的技术向全区枣农推广应用,培养出了一批“二传手”、“土专家”,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大提高了冬枣质量、附加值,促进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枣农收入。    

          
突出区域特色  探索服务模式


    近年来,滨城区认真扎实地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着力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突出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自觉自愿与双向选择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以技术为依托的服务“三农”机制。一是项目带动模式。采取科技特派员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形式,予以立项,区财政给予一定经费支持,通过科技特派员项目进行示范带动,推动当地农户和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由15名科技特派员参与承担的“玉米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项目,新增优质玉米种植面积25000亩,辐射带动近48000户农民进行玉米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户均650元,促进农民增收近3千万元。二是基地推动模式。由科技特派员创建的樱桃谷鸭快速育肥技术科普示范基地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发挥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饲养期为28天的樱桃谷鸭品种,一个大棚每批次纯收入3200元,每年可出栏10批次,即年纯收入32000元,比种植粮食作物亩增31000元。三是协会拉动模式。科技特派员组建或参与各类专业协会,网络农户,有效应对市场变化,走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如进驻三河湖镇的科技特派员赵拥军为当地引进乔桑新品种,并组建了桑蚕物流协会,解决农民卖茧问题,带动2000多户农民直接或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