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会议现场
临沂巨皇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京台博士(右二)向记者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平邑不平坦。
因春秋鲁国季平子采邑而得名的平邑县,北部峰峦叠嶂,气势雄伟;南部峰连起伏,风光旖旎;中部谷地肥沃,田畴如画——平邑县地质地貌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占85%,大小山峰有1076个,其中蒙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沂蒙山区第一高峰、山东省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
平邑不平淡。
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平邑县金银花散植、密植面积达42万亩,已建成10万亩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平邑金银花”获地理标志认证保护,总产量占我国65%以上,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年增收1800元……不仅仅是漫山遍野的金银花,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果蔬罐头)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在平邑县已初具规模,吸引了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上市公司投资建业。目前,该县共有以拜尔建材、天泰种业为代表的高新企业13家,今年1-7月份,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即达30亿元以上。
培育提升计划:孕育“科技群芳”
在新能源研发潮中,平邑没有落后,位于平邑经济开发区的临沂巨皇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建有国内首家单一采用双轴跟踪的兆瓦级光伏电站——20兆瓦光伏跟踪电站,该发电站机组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高精度光伏跟踪电站。该公司的发起人,美籍华人学者李京台博士研发了“自动跟踪太阳控制系统”等多项专利,这一技术使该电站全年平均综合发电效率提高了30%左右,同时还降低了综合发电成本,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家公司正是平邑县引进、培育的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之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平邑,这句话被具体地诠释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平邑县科技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在“工业提升年”提出的科技兴县、科技兴工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突破的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年提升培养计划,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培植壮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
2007年,平邑县科技局组织实施了“三年培养提升计划”,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为目标,重点围绕果蔬罐头、石膏、石材、金银花、棉纺手套五大产业,筛选了一批规模以上企业,以工程技术中心、专利申请等创新平台建设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等为着力点,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规划,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技术含量。
在具体工作中,通过政策引导,将培养提升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年度,在五大行业的重点企业中加快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创新步伐,促进了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加快了该县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步伐。
仅仅2010年上半年,平邑县技改资金投入就达15亿元。在三年时间里,平邑县建立了以临工桥箱国家技术中心平邑分中心为代表的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了以依托于巨皇科技的市光伏研究所为代表的各级技术研发中心,申报了“天泰良种”、“SDLG牌汽车变速器”等10多个山东名牌、高新技术产品和上百个专利,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山东大学、省农科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农业方面,以平邑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高端蓝莓基地,资邱生态农业示范园,流峪、郑城金银花示范园等为依托,挂靠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国家大型农业示范基地,先后引进推广农作物、果品、畜牧优良品种60多个,形成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40多万亩,全县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到98%。
经过三年的努力,平邑县建立健全了以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五大产业50家重点骨干企业全部建立了研发机构,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全县9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健全完善了厂办科研机构,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研发体系。
为促进科研成果的引用转化,平邑县还要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要挂靠一所大专院校、一所科研机构、一个行业龙头企业,并通过技术入股、资产并购、共同合资开发等形式广泛开展联合与协作,促进高新技术向市场产品的转化。为此,县政府还专门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发展基金和高新技术贡献奖,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目前,平邑县各级各类技术开发与服务机构达81家,技术贸易年成交额近亿元,全县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今年1-6月份,全县专利申请为54件,获授权35件。其中,金鼎机械有限公司的“轻型汽车变速器传动轴”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并获省科技厅配套资金支持;天宝化工有限公司申报的“中继起爆具连续化、自动化浇注技术”被列入山东省2010年度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临工桥箱今年上半年共申报专利六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158人,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大大增强,由一家传统机械加工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变速器龙头企业。
工业提升年:“产业集群”竞相争艳
在平邑,占据境内85%面积的山地,蕴藏着丰富的石膏、石材资源。得益于充足的资源,拜尔建材、金信建材、美银石膏等技术含量高、企业规模大的石膏企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和品牌优势。通过各企业的合作,开发、引进了多项先进技术,改进了石膏开采方法,加大了回采力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从产业集群培养出发,平邑县积极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的精深加工,重点发展了高档石膏板、高档石膏粉、自流平石膏、超高水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积极开发了食品、化工、陶瓷、工艺品等行业的应用新产品,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有一定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辐射力的石膏产业集群,提升了传统石膏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金银花是平邑县的另一大支柱产业,在郑城、流峪、铜石、临涧等乡镇有着二百多年的种植历史,现有“大毛花”、“鸡爪花”、“九丰一号”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全县种植面积达42万亩,建成10万亩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为进一步扩大栽植规模、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搞好标准认证,平邑县建立了流峪金银花科技示范园等一批金银花种植示范园区,通过基地示范,展示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其中,山东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平邑县金银花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GAP认证的金银花基地,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通过在临涧镇建立的“金银花九丰一号”示范基地推广金银花新品种近万亩。
近日,“平邑金银花特色产业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获批的省支持资金按照规定发放完毕。藉此良机,平邑县进一步强化了金银花产业链中的“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金银花特色产业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围绕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技术,以九间棚农业科技园、三精制药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十多家中药材生产、深加工企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以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通过实施品牌带动、龙头企业带动战略,进一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了金银花产业的水平和档次。其中,由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完成的“金银花种质资源库建设及开发利用研究”被评为临沂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为了规范交易,稳定市场,平邑县投资总额达7500万元的中国金银花交易市场投入使用,“平邑金银花”的品牌效应凸现,吸引了汇源果汁、广东王老吉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平邑,有力促进了金银花产业化的发展。
产业集聚能够形成规模优势,壮大经济规模,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平邑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动企业提升规模和档次,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集聚化、规模化、创新化发展。同时,鼓励企业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合作、兼并等方式,迅速膨胀企业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产品影响力;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培植了建材、石材、果品和金银花深加工、机械制造等特色化、集群化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了太阳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特色显著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开发区初步形成以汇源果汁、岐黄制药等企业为龙头的金银花深加工园区;以康发食品、奇伟罐头、环球印铁、澳联玻璃、玉泉玻璃为龙头,以中国(地方)国际罐头城为载体的食品加工园区;以美丽石材、华泰石材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山东沂蒙石材市场和国际石材城为载体的石材加工园区;以北新建材、中兴建材等企业为龙头的石膏深加工园区;以临工桥箱、精工齿轮等企业为龙头,以车辆零配件加工为主的机械加工园区等五大产业园区。
由此,平邑县重点产业园区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五大产业产值占平邑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平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