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偶然之中有必然 不去“偶然”也枉然

2010-08-17 16:25:29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那天用微波炉做饭,想起看过的一则资料:1945年,美国人派西.史班塞袋中的巧克力糖果被军事设施发出的微波信号给融化了,他由此无意中发现了微波炉的理论。
    科学史上,“偶然发现”的例子挺多。
    第一种抗菌素青霉素是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偶然发现的。当时他用玻璃皿培养葡萄球菌进行细菌试验,楼上一位实验人员使用的霉菌从开着的窗户飘进来落在葡萄球菌上。第二天发现玻璃皿里有一块地方很干净——霉菌里的青霉素将细菌杀死了。
    伽瓦尼从仪器导线偶然碰到青蛙腿而使之颤动发现了生物电,揭开了电化学的序幕。
    维勒在制备氰酸铵时偶然得到了一种白色结晶,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证实这种完全由无机物合成的白色晶体就是尿素。
    …………
    偶然的发现,开创了科技新局面。
  任何科学发现的偶然性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早晚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趋势。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
  偶然性和必然性在科学发现过程的关系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其一,要有知识理论功底。科学研究中总要伴随着偶然现象,因此科学工作者要重视研究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有分析判断造成偶然现象原因的能力。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偶然现象为科学发现提供了机遇,然而能否把握住机遇则要看研究者是否能在不倦的探索中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经验,并培养出能敏锐地分辨出未曾在经验中出现过的新事物、新现象的能力,从而能对随时可能出现(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必然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理论准备。
  其二,要勇于创新。一旦捕捉住科学上的新事物、新现象时,要敢于从实际出发去怀疑和批判传统观念,敢于发挥创造性思维,敢于突破现有的理论和经验。
  其三,要勤奋敬业。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时,称之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个奇迹是1974年陕西农民挖井时无意间发掘出的。如果那农民是个懒汉,不去挖井,就轮不到他发现了。(李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