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创新从娃娃抓起

2010-06-01 16:25:04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最近,本报刊发了几条与孩子相关的科技新闻:第25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0届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枣庄“小哥白尼杯”实践与创新大赛。时值六一节,笔者想起1984年的一件大新闻。
  当年2月16日,邓小平参观在上海市展览馆举办的十年科技成果展,亲昵地用手摸了摸计算机小操作手、13岁的李劲的头,对陪同的官员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一句“从娃娃抓起”的指示,推动了我国计算机普及事业和信息科技事业的长足发展,也让中国少年跨进了电脑科学的殿堂。10年后,23岁的李劲博士毕业,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
  不可能人人都做研究员、工程师,但培养孩子热爱科学、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却是大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兴省、兴市,科教也兴家发家——为此,家长们吃苦受累赚钱让孩子读高学历甚至到海外留学。
  然而,我们沉重地看到,中国的学生比发达国家的学生知识水平高,而总体创新精神却比他们差。问题在教育。我们的教材应试内容多,需给出标准答案的题目多,启发孩子发散性思维、独立思考的内容少。你看吧,好多孩子一本正经、表情凝重的在死记硬背课本里的东西,思维的触须被禁锢了。
  除了校内教育,家庭、社会教育环境也存在问题: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棋类等特长培训很火爆,而科普、动手制作培训却很冷落,缺乏场所、师资,引导、激励机制也疲软。四书五经应该读,科技更要读;少儿书法绘画歌舞大赛可以搞,科技知识大赛、动手制作大赛更应该搞;可以褒奖小歌星、小舞星,更应该大力褒奖小鲁班、小张衡。
  科技创新应从娃娃抓起。要在学习知识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评估证据的能力,使他们保持好奇和质疑的态度,让判断建立在大量信息基础之上,把读书、动脑、独立思考、动手几个环节结合起来。
    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创新力的竞争,而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习惯的培养,决定着未来的竞争。(李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