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东营为“黄三角” 高效生态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2010-04-13 16:09:51   作者:特约记者 邓廷辉 孙海冰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近日,东营市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达全省科技奖励暨技术创新推进大会精神,表彰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现代化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这条主线,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协同社会创新力量,突出重点,打造载体,快出成果,不断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秋波为2009年度东营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陈宜亮颁奖。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华讲话。市委副书记刘曙光主持会议。
  张建华在讲话时强调,当前,东营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东营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迫切需要,而且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需要,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当前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尽快启动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高技术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有利时机,开展东营市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设立技术创新工程重大专项,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二是加快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快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源头创新平台建设,以此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吸引更多的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落户东营。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加快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扶持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加快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建立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持续保障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三是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区域内相关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单位,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油区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石油装备、石油化工、橡胶轮胎、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四是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选择一批创新成效突出的企业开展试点,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努力打造创新型园区。重点加快高端产业区、现代渔业示范区、大学科技园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全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示范和样板。六是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依托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创业基地和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吸引一批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到东营市创业发展。
  随后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对2010年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副市长李金昆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创新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李金昆强调,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必须立足实施国家战略的更高层次和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抢占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赢得科学发展的主动权,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李金昆要求,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协同社会创新力量,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努力在工作运行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优化五个方面实现突破,积极推动开展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提高科技工作水平和服务支撑能力。
  市科技局局长孙波在会上宣读了《关于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市场化观念,实现科技工作运行模式创新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