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台湾冠捷科技集团和青岛华通集团共同投资的LCM模组及液晶显示类产品项目奠基仪式在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隆重举行。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青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书坚,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工委书记张惠,青岛市人大副主任吴淑玲,青岛市政协副主席、高新区管委主任刘伟,冠捷科技总裁宣建生博士,华通集团董事长王磊等出席奠基仪式。
“LCM模组及液晶显示类产品项目”一期投资9000万美元,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TFT面板模组、及其它显示类产品与相关零组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此项目预计在2010年12月完成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于2011年正式投产并实现第一年LCD TV 200万台的目标,并将逐步扩大到年产量500万台以上的生产规模。公司选址在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的中心地带,厂房建设除了满足生产的基本功能需求外,亦将配合园区的中央智力岛,力求外表美观而现代,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形象代表。青岛厂的落户,不仅对公司融入当地高端产业版图具有积极意义,亦是集团全球战略布局的进一步伸展。
产业集聚呈现加速度
“LCM模组及液晶显示类产品项目”于2009年12月签约,距今厂房奠基仅仅3个月。就在春节前夕,青岛高新区与成功开发北京中关村西区和蜚声海内外的中关村生命园、软件园的北科建集团签署协议,联合开发高新区蓝色生物与医药产业园。与中国节能投资集团签约,建设节能产业示范区。2010年新年伊始,投资60亿元的,包括科技金融中心、五星级酒店和区域总部项目的高端服务业项目落户高新区。通过引进高新产业龙头大企业大项目,青岛高新区正在加速高新区高端产业的集聚。
一个集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高新产业生态群落正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迅速崛起。在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高端服务业、蓝色生物医药产业等方面已经集聚了如南车四方、重汽专用车、LCM模组及液晶显示类产品项目、LED蓝宝石晶片、电力环保催化剂、人民银行钞票管理中心等一批龙头项目,1年多时间实际落地投资130多亿元,30多个重点项目。一批重大项目预计近期投产。
撬动青岛产业新格局
作为中国北方东部沿海重要的海港和工业城市,青岛的产业之路走到今天,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风生水起的国内区域竞合浪潮,正处在必须要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青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一个新的引擎,突破现有产业结构的束缚,撬动整个青岛产业格局新的转变。
作为青岛新一轮发展的重点,“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核心圈层和关键环节,青岛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胶州湾北部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正是身处于这样一个宏大背景之下,成为一个产业发展意义上的新的引擎,对于青岛来讲,也有着某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差异定位,定向招商是青岛高新区招商工作的最明显特色。所引进的项目,都有着精准的产业定位,大部分都有着填补青岛产业空白的意义。立足于大青岛地区的现有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青岛高新区正在以全新的产业链条和集群的培育,形成一个特色鲜明、低碳式的产业新高地。并以此来撬动整个青岛的产业新格局。
坚持“高、轻、特”的发展方向,即技术含量高、能耗低、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于大青岛地区和胶州湾区域资源禀赋,突出自我特色和差异定位,青岛高新区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节能、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国际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形成低碳经济的高端聚集带。
为合理引导高新区产业项目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土地集约利用,规划建设11个产业功能园区,包括:新材料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环保与节能产业区、海洋仪器仪表与装备产业区、生物与医药产业区、大学科技产业区、中央智力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电子信息研发和高端产业区和先进制造产业区。(通讯员 王 磊)
【背景资料】
冠捷科技集团是驰誉全球的大型高科技跨国企业,产品包括彩色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集团在全球建立了庞大的工厂制造体系,完成了在南美洲、捷克、波兰、巴西、德国、荷兰、印度等全球各大洲的工厂布局。在大陆形成了北京、福建、苏州、武汉、厦门五大工厂的“五角星型”强大的生产供应链。冠捷科技集团青岛厂是继福清、北京、苏州、武汉、厦门、玛瑙斯、圣保罗、蒂华纳、戈茹夫厂之后成为其全球布局的第十大生产基地,将更有效强化与世界级的供应链企业及客户进一步的合作关系。项目的建设,对于青岛高新区主导产业的形成,以及青岛市在光电产业、液晶显示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必将进一步带动台商高新技术项目在高新区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