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经济工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刘伟出席会议。
姜异康在讲话中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结构层次低是制约当前我省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科学发展的根本症结所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央对山东工作的明确要求,是提高山东发展整体水平的根本途径,是一个需要统筹全局、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取得新突破。
要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突出繁荣发展服务业,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培植财源壮大财力。
要把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作为实现新跨越的突破口。抓住机遇,加快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省会建设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更加自觉地把实施区域重点带动战略与培植产业发展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培植新优势,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重大举措。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内需的重要增长点,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
姜大明在讲话中要求,保持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在稳定扩大需求规模的同时,大力优化需求结构,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抓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稳定发展对外贸易,保市场、保份额、促平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挥财政金融对发展的支撑保障,加强对重点产业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实现工作突破。沿海城市、经济强市和30个强县要率先行动,重点企业、各类园区要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载体。
要抓好农业产业调整,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着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抓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工业由大变强;要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增长点、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来抓,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文化产业;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来抓,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抓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切实做到真心关注、真正落实、真见实效。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抓好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昊 言)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刘伟出席会议。
姜异康在讲话中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结构层次低是制约当前我省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科学发展的根本症结所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央对山东工作的明确要求,是提高山东发展整体水平的根本途径,是一个需要统筹全局、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取得新突破。
要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突出繁荣发展服务业,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培植财源壮大财力。
要把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作为实现新跨越的突破口。抓住机遇,加快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省会建设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更加自觉地把实施区域重点带动战略与培植产业发展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培植新优势,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重大举措。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内需的重要增长点,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
姜大明在讲话中要求,保持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在稳定扩大需求规模的同时,大力优化需求结构,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抓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稳定发展对外贸易,保市场、保份额、促平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挥财政金融对发展的支撑保障,加强对重点产业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实现工作突破。沿海城市、经济强市和30个强县要率先行动,重点企业、各类园区要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载体。
要抓好农业产业调整,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着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抓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工业由大变强;要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增长点、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来抓,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文化产业;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来抓,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抓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切实做到真心关注、真正落实、真见实效。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抓好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昊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