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东省政府近日出台加快重点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重点工业企业发展促经济发展、调结构,到2011年,全省350户重点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税、利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
意见提出,着力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资源型企业带头“走出去”发展。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战略重组、制度和管理创新、节能减排,加快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1年,全省350户重点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税、利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其中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6户,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14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有280户企业的500多个产品进入全国前三名,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进步,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70%,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32%。
其中,意见要求重点工业企业要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
要完善企业创新平台。重点工业企业要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重点工业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培育。已经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围绕市场需求,选择一批对开发产业关键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尚未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加大培育和指导力度,帮促尽快建立。推荐和评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符合条件的省重点工业企业中筛选。
要打造技术创新联盟。各级科技专项资金要支持重点工业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发挥各自优势,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和产品标准的开发、创造、获取、共享为目标,在若干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用标准指导组织生产。
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大政府投入,各级科技专项资金要向重点工业企业倾斜。发挥企业科技投入主体作用,重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3%以上。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有关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要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要加强对企业家在心理、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家队伍。加强职业经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完善重点工业企业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专业培训,直接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和一线技术人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人才激励政策,鼓励重点工业企业实行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重点工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据了解,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省重点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加快发展,为促进全省工业经济企稳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正处在工业调整振兴的关键时期。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必将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实现调整振兴山东工业的目标任务。(昊言)
意见提出,着力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资源型企业带头“走出去”发展。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战略重组、制度和管理创新、节能减排,加快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1年,全省350户重点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税、利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其中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6户,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14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有280户企业的500多个产品进入全国前三名,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进步,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70%,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32%。
其中,意见要求重点工业企业要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
要完善企业创新平台。重点工业企业要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重点工业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培育。已经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围绕市场需求,选择一批对开发产业关键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尚未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加大培育和指导力度,帮促尽快建立。推荐和评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符合条件的省重点工业企业中筛选。
要打造技术创新联盟。各级科技专项资金要支持重点工业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发挥各自优势,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和产品标准的开发、创造、获取、共享为目标,在若干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用标准指导组织生产。
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大政府投入,各级科技专项资金要向重点工业企业倾斜。发挥企业科技投入主体作用,重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3%以上。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有关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要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要加强对企业家在心理、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家队伍。加强职业经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完善重点工业企业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专业培训,直接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和一线技术人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人才激励政策,鼓励重点工业企业实行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重点工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据了解,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省重点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加快发展,为促进全省工业经济企稳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正处在工业调整振兴的关键时期。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必将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实现调整振兴山东工业的目标任务。(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