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国务院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2009-12-08 15:02:19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根据《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市19 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65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体,其中约有4400 平方公里将作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率先突破。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预计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1.5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农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增长区域。《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根据规划,到2015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减少20%,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万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同时,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年批复的第8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该《规划》的通过,实现了山东省在国家战略层面上零的突破,对完善我国沿海布局和区域经济版图也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的另外7个规划是《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由于全国区域经济版图已经基本形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很可能是我国最后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