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中科院黄三角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推进建设备忘录

院地四方在北京签署
2019-03-08 10:01:30   来源:科讯   点击:
0


 
 
      本报讯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黄蓝战略的实施,深化院地科技合作,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3月1日,中科院科促局、地理所、东营市、省黄三角农高区在北京召开共建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科技合作座谈会,共同签署工程实验室推进建设备忘录。中科院科促局局长严庆、副局长孙命,地理所所长葛全胜、党委副书记高春东,山东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张士新,东营市副市长韩利学,省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毕建明出席会议。
       张士新对中科院长期以来对山东科技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通过工程实验室这一院省深入合作的重要平台,汇聚国内外高端资源,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孵化高地,打造成为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大力支持工程实验室建设,按照需求在人才、项目、平台建设方面给予科技综合服务保障。
       严庆指出,中科院高度重视与山东省的科技合作,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组织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STS计划等项目,转化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工程实验室采用“边规划、边建设、边实施”的方式,遵循“成熟一个、落地一个”的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他表示,中科院将抢抓机遇,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发挥科技成果的集中与集成示范作用,全力支持黄三角农高区建设发展,并强调在条件配给和产业需求符合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捋顺创新中心体制机制,适时向科技部汇报,敦促各方争取实现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申报。
       作为中国科学院整合院内20多个所布局建设的首家院级农业工程实验室,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国家盐碱地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根据备忘录,工程实验室依托中科院地理所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按照“1+N”空间布局,在黄三角农高区、东营市建设,利用多学科优势及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系统化、工程化集成和产业应用,助力黄河三角洲区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农业创新发展新动能、打造现代农业齐鲁样板。
       会上,毕建明介绍了黄三角农高区提供的硬件条件、资金保障、配套政策及创新资源整合等情况,欧阳竹研究员介绍了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推进情况。中科院科促局、地理所,省黄三角农高区,东营市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