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协同打造“创新盛宴” 融合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2018中国·德州京津冀鲁资本与技术交易大会举行
2018-06-29 10:34:48   作者:刘梅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颠覆性新材料等一批中关村前沿技术成果集中亮相;互联网、大数据业界大咖论道“四新”促“四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170余家企业现场“出题”,300多名教授专家把脉“接招”……
       6月26日-28日,主题为“协同发展,融合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2018中国·德州京津冀鲁资本与技术交易大会举行,围绕10大主题的25个专场活动为与会者奉上了一场“创新盛宴”。
       大会由山东省科技厅、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和德州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李天来、武强、夏咸柱,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广生,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啟文,德州市委书记陈勇,德州市长陈飞,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军,省金融办副主任葛志强等出席,来自京津冀鲁的247家高校院所、科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300余家企业以及省内16市、38县科技局、金融办负责同志共计1300余人参加大会。

       365个项目成功签约
       京津冀鲁协同创新良好势头加快显现

       此次大会共设10大主题25个专场活动,包括开幕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接会,京津冀鲁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联会,科技成果拍卖会,企业创新需求发布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路演推介会,军民科技融合对接会,国际科技合作对接会等。
       开幕式上,3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金融项目集中签约。其中,15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总投资6.14亿元,涉及校地战略合作以及校地、校企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15个金融项目签约金额为360.4亿元,涉及金融合资合作、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定向融资等。据悉,大会期间,365个项目成功签约。其中,科技签约项目256项,金融签约项目109项。
       大会期间,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与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组织召开了京津冀鲁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联会。会上,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理事长黄波与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副部长李士杰、北方技术交易市场总裁张桂华、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主任秦建国分别代表山东、北京、天津、河北签订《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与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两个联盟、四个省市技术转移工作协同创新。
       “京津冀鲁协同创新的良好势头正在加快显现。”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说,希望德州把资本技术交易大会打造成为技术交易机制创新的探索平台、技术转移政策实施的交流平台和京津冀鲁协同创新的支撑平台,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在京津冀鲁实现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形成推动京津冀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据悉,2017年,北京向山东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75.4亿元,同比增长137.3%。

       330多名教授专家现场“解题”
       企业创新攀“高枝”、上“高端”

       据了解,“企业出题,院所揭榜”是此次大会的突出亮点。大会除安排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路演推介会外,还创新形式,安排了175家企业现场“出题目”,提出创新需求293项,让与会的100余家京津冀高校院所331名教授专家“解难题”,把企业推到技术创新的最前沿。
       同时,大会更加突出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关村的102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全国百强企业(包括16家独角兽企业)现场推介了60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德州300余家企业进行了对接,有效促使当地企业创新攀“高枝”,上“高端”。
       记者了解到,更加突出开放合作也是此次大会的一大特点。大会邀请了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美创新联盟、德国一方梯队软件、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等5家知名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和外企推介了15项国际科技成果、新技术。据悉,国际科技合作对接会是大会新增设的专题,目的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拓宽东盟市场,加快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德州乃至我省传统产业,促进产品上档升级。
       中北大学副校长李东光表示,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双方合作,努力为德州输送高素质人才,支持德州经济建设。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赵劲松表示,将通过建立合作平台,支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山东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以“四新”促“四化”
       高端论坛助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协同发展,融合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主旨演讲。
        杭州涂子沛数据科技咨询公司总裁涂子沛、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公司CEO黄伟、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黄代恒、中信证券市场研究部总监刘德忠等4位顶级专家分别从“多维产业数据融合应用”、“人工智能助力产智融合”、“‘数据在线’落实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宏观形势分析与转型升级战略”等不同角度,对新经济形势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和资本力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解读。
       涂子沛提出,当前,个性化、精细化的思维正在向制造领域蔓延。加快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一定要对“数据”进行重新审视,要转变思维,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做到多维产业数据融合应用,使其成为产业“大脑”。
       黄伟分析,当前人工智能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这种发展带来的不是增量式的创新,而是颠覆式的新机会。对于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产智融合,黄伟认为,关键有两点,其一在具体产业的选择上,体量要足够大,应用AI促进产业智慧化,哪怕提升1%的效率,也将带来显著效果;其二在具体应用场景选择上,效率要足够高,应用AI促进智慧产业化,必须有足够的精度,从而实现效率的有效提升。
       报告中,针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黄代恒提出了行业人工智能落地三步走的观点,即数据在线——数据分析与挖掘——人工智能应用。
       刘德忠结合多年研究经验,从理论高度解读了宏观形势分析与转型升级战略。他指出,宏观经济要看国际,要重点把握新周期、新时代这两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