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山东积极开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局面

精准聚焦全面发力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2018-04-27 13:59:03   作者:高家涛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3月16日一大早,山东鲁抗中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彤就从济宁赶到了济南。当天,中科院专利成果首场拍卖会山东专场在济南举行。
       拍卖会上,陈彤接连举牌,以120万元的价格“抢”到三项专利技术。这让她非常高兴,“我们自己研发的话,投入肯定不止这些,而与中科院的专家直接对接,将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是一个更快捷的通道。”
       中科院专利成果首场拍卖会山东专场由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联合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主办,会上,28件专利被我省11家企业成功拍下。这些优质专利在山东的落地,将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举办中科院专利成果拍卖会是山东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创新举措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支撑的一个成功案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去年以来,山东省知识产权系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劲助力。


新突破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7年11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会商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双方签署了合作会商议定书。此次会商以共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示范区”为主题,重点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合作内容。
       此次会议的举行,标志着山东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会商机制的正式建立。
       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于智勇说,“为支持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我们积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汇报并寻求支持,充分借助国家的信息和人才资源等优势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会商机制的建立对推动工作开展、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开展专利导航和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开展军民融合等领域加大对我省的支持力度。
       除此之外,我省知识产权工作还在顶层设计、服务能力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去年9月,《山东省“十三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正式印发实施,这是山东省首次将知识产权专项规划上升到省政府重点规划。《规划》的出台,谋划了我省“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与强省建设实施方案配套形成了我省未来一段时期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在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能力方面,高标准建成了山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是集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申请受理、信息服务、维权援助及知识产权大数据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也是国内首家以知识产权为承载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自2017年11月启动以来,平台运行情况良好,深受企业好评。
       平台的启动,能够更好地服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过程,更好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创新成果的权利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提升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对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贡献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此外,我省多项知识产权相关指标实现新突破,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青岛、烟台、东营和潍坊4个城市入围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数量占到全国总数近1/3。获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3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国内首家正式挂牌并投入运行的中心,东营、潍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正式获批,正在加紧建设。
       专利保护和运营等方面,全省2017年专利行政执法办案量达到5209件,办理专利纠纷案件同比增长94.2%,位居全国前列,办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纠纷案件809件,同比增长2.4倍。高价值专利培育取得显著成效,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金奖4项,是我省历年来获得金奖最多的一次。获奖总数达到68项,也创历年之最。专利质押融资额和项目数分别达到49.87亿元和458项,同比增长26%和52%,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更多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这些成绩为我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智勇表示,“2017年,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省知识产权各项工作呈现出整体提升、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好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给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作为
多项知识产权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多项新突破的背后,凸显出山东省知识产权系统创新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举措所作出的诸多努力。
       举办中科院专利成果拍卖会正是我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的一项成功探索。
       为了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近年来,我省着力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了“重点城市+创新主体+运营机构”多层次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规模超过3亿元。青岛成为首批八个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建设重点市之一,获得中央财政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实施精准专利导航工程,开展了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和威高集团“高端医疗器械”等22个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为企业研发指明了方向,提升了研发效率。
       此外,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开展专利权“政银保”融资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效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对已获得评估费补贴及贷款贴息的小微企业的跟踪调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被扶持企业通过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新增产值17.99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5.37亿元,新增利润1.88亿元,新增税收7736.89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394个,新申请专利712项。
       诸多举措之下,亮点频现。
       蓬莱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受益于质押融资获得迅速发展的一家典型企业。该公司创立之初“有技术、缺资金”的窘境限制了发展,在省、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扶持下,企业以2项专利权作质押,从银行贷款3000万元。企业由此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销售额由2011年的800万元上升到 2016年的3.5亿元。至今,公司已发展成拥有员工260多人,资产3.8亿元,拥有土地300多亩,建筑面积6万平米规模的工厂。目前,该公司的高耐碱分散染料等产品已拥有8项发明专利,储备了100多个新产品。
       2016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和淄博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成立工作组进驻山东理工大学,针对 “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项目特定专利开展微观专利导航,指导开展专利的布局、撰写、申请等工作。最终,围绕核心专利提出了4件国内发明专利和1件PCT国际专利申请,构筑了对创新成果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最终,该专利以5亿元的高价转让成功,创下了山东专利实施许可费的新纪录。
       斥巨资买下这一专利独占许可的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连中说,“一项新专利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一个专利项目的实施,也能改变一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我们将做大做强绿色聚氨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国际聚氨酯发泡剂领域内的龙头企业。” 近期,该公司生产的“绿色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与此同时,我省多措并举提升专利质量,积极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在充分发挥首批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遴选培育工作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基础上,今年4月25日发布了第二批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相关单位颁发证书并授牌。此外,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的要求,调整了专利资助政策,促进专利申请结构由“量”向“质”转变,引导专利权从“有”向“用”转变,从政策层面引导专利质量提升。
       据介绍,自2013年以来(截止到2017年底),我省共申请发明专利39.45万件,累计增长了9.8倍;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48万件,累计增长了10倍。共申请PCT国际专利5215件,累计增长了9.8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28件增加到7.57件,增加了5.29件。5年来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0项,获得优秀奖219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近期,《2017年山东省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正式对外发布,诸多数据指标引发社会关注。其中提到,2017年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另一亮点。
       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去年我省启动了“一条例一规章”的修订工作,《山东省专利条例》的修订被列入2018年二类地方立法计划,《山东省查处冒充专利行为暂行办法》列入三类立法计划。同时,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围绕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重点民生领域和电子商务、专业市场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了“雷霆”专项执法行动,成效明显。2017年,济南、东营、青岛市的办案量位居全省三甲,枣庄、东营、威海、聊城、莱芜市的办案量增幅较大,枣庄市增长了近13倍。
       此外,通过开展专利执法督导、建立展会知识产权审查制度、探索多元化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机制等举措,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统计,自2013年至2017年年底,我省累计专利执法办案量1.6万件,年均增长38.8 %,执法办案量位居全国前列。
       为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我省还努力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增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优势企业培育、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修订专利代办服务流程、提升专利代办服务质量等举措,推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再上新高。
       2017年,我省新增专利代理机构25家(含分支机构),新增执业专利代理人57人。全省专利代理机构总数达到163家(含分支机构),执业专利代理人563人,全省专利代理服务业布局更加合理。全省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达到11个,国家级示范县为18个,国家级试点县为2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学校达到7所,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累计培育省级示范企业441家,国家级示范企业25家、优势企业223家。672家企业取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证书。济南、烟台、潍坊、枣庄4个国家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单位通过国家评审验收。

 


新篇章
开创新时代知识产权发展新局面

       当前,我省正在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和海洋强省,知识产权的支撑地位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在高价值核心专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对我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于智勇介绍,今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共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示范区”为主题,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
       “2018年,我省将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在10%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件以上,专利质押融资金额增长20%以上”,于智勇说。
       具体来说,下一步,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将从全面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强化高质量创造、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强化知识产权事业保障和夯实知识产权基础六个方面重点发力,力争再现新突破。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紧紧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力,将是我省下一步知识产权工作的重中之重。
       围绕这一重大工程,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将精准聚焦,找准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力点。
       日前,省知识产权局已出台《知识产权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措施》,瞄准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重点发力,以知识产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首先要瞄准培育产业发展优势发力,善于用知识产权引领新动能、激发新动能、产出新动能,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企业贯标,鼓励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海洋等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导航,构建重点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专利池。还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指标体系,抓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
       其次,瞄准“三去一降一补”发力,努力提供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我省将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努力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技术供给水平,保障产能降得下来,补得上去。在营造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发挥知识产权的制度供给优势,帮助企业适应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化解产能风险。
       此外,在激发市场活力上发力,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扩大保护效能,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强政策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交易体系,打通知识产权市场化的全链条,降低技术升级和转移成本,激发产权市场活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重要支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山东知识产权事业正以昂扬的斗志,致力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新时代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局面,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迸发出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