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芦花鸡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报讯 (记者 刘梅梅 通讯员 胡冬芹)“目前汶上芦花鸡的保种繁育已经做得很好,下一步的发展重点要在产品定位、品牌打造及深加工方面做好文章。”4月12日,汶上芦花鸡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暨精准扶贫对接会议在汶上县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常信表示,此次论坛对加快我国芦花鸡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由济宁市科技局、汶上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鲁南产权技术交易中心、汶上县科技局、汶上县畜牧局、汶上县芦花鸡协会和山东金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汶上县委书记李志红、济宁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王红岩、济宁市科技局副局长王金栋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以及广东省新会市众人合作社、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银岭草原牧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陕西省白水县白宝汇电子商务局有限公司、临沂市鸡上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高校、院所专家及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代表共计100余人参会。
会上,吴常信院士、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唐辉与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育种研究室主任曹顶国分别做了题为《汶上芦花鸡的保种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汶上芦花鸡提纯、选育与产业化》、《汶上芦花鸡的产业化发展建议》的主旨报告。三位专家从汶上芦花鸡保种、提纯复壮与产业化、产品深加工等不同发展领域、多个角度为汶上芦花鸡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对加快汶上芦花鸡产业化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汶上芦花鸡是个优质品种,举办这次盛会,对于把这个优质品种推向全国将起到重要作用。”采访中,前来参会的广东省新会市众人合作社负责人陈伟仁对记者说,在广东,汶上芦花鸡已经全面推开,众人合作社每个月销售量达七万只,销售额超过三百万元。
会议期间,山东金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吴常信院士签订了省级院士工作站建设协议,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为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金秋农牧公司还与汶上县白石镇北泉村及杨庄村代表、南旺镇卓越珍禽养殖厂代表等签订精准帮扶协议。公司董事长贾正国表示,希望能以院士工作站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汶上芦花鸡新品系、新技术的研发,给芦花鸡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汶上芦花鸡产业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为促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汶上县是芦花鸡的原产地。近年来,汶上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着力开展芦花鸡现代化养殖、品种保护开发、品牌创建等工作,保障供应链、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汶上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目前,全县拥有汶上芦花鸡养殖基地16家,年孵化雏鸡3300万只,出栏成鸡1000万只,汶上芦花鸡系列产品16个,鸡苗、产品远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山东金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从事汶上芦花鸡选育、种鸡扩繁、种苗销售、商品鸡饲养、肉蛋产品深加工、育种和生产技术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搭建院士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发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不断加大汶上芦花鸡原种保护和新品系开发力度,研究解决汶上芦花鸡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发展难题,为汶上芦花鸡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公司下设的汶上芦花鸡协会积极参与扶贫,设立了省级农业科技园精准扶贫实训基地,引导贫困户、残疾人依靠科技创业,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生产销售等综合服务。目前,除帮扶当地贫困户60余户外,还向新疆、青海等地捐赠汶上芦花鸡苗10万余只,帮助5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梦想,其中12名残疾人创业成功。
会议期间,汶上县科技局组织参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就相关合作进行了对接洽谈。吴常信院士及其团队还到汶上县次邱镇汶上芦花鸡省级农业科技园进行了现场参观考察。
下一篇:新动能助力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相关新闻
- 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引擎 为“产业强省”供给新活力 (2017-06-06)
- 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 (2017-06-13)
- 科技助力“蒜你狠”变“蒜你强” (2017-11-15)
-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食药用菌产业发展 (2017-11-17)
- 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