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印发《科技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明确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系列举措,为当前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下的山东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动能转换,创新先行。
自2月22日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我省科技部门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谋划、迅速行动,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出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科技力量”。
政策引领 绘就“科技施工图”
“世界首个大型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浪潮天梭K1高端容错计算机、飞机雷达罩”……在济南高新区展厅,众多能够随时迸发出新动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源在这里集聚。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为推动该产业发展,日前,省科技厅先后印发《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和《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重点方向和任务》,为量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绘就“路线图”。
量子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之一,据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梅生介绍,当前我省量子科技的产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重要核心器件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而此次出台的两项政策,均对量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部署,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还对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红利政策”,而针对量子产业出台专门的《规划》,山东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
这仅是我省科技部门精准施策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2月22日召开的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要突出增加科技供给,突出强化企业主体,突出厚植高端人才,着力在强化科技供给上实现新突破。针对这些战略要求,省科技厅聚焦重点领域,明确科技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同为“十强”产业之一的医养健康产业,是我省培育新动能的重点。日前,省科技厅出台《关于启动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方案》,搭建起健康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助力医养健康产业加速成长。
对于这些重点领域,新技术是培育产业新动能的关键。而专利技术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技术供给,是新技术的重要源泉。省知识产权局日前出台的《知识产权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措施》,提出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专利库、建设“十强”产业专利大数据中心、深入开展专利导航工程等10条新措施,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
实现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关键,科技型企业是生力军。省科技厅近日出台的《科技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重点着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加快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等高频出现。
而随着该《措施》中“31条”支持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政策的出炉,我省以科技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初成体系。各项政策既相对独立、又各有侧重,既一脉相承、又互为补充,一幅指引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科技施工图”跃然纸上。
迅速落实 探索发展新思路新模式
山东鲁抗中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环保技术服务的企业,近年来,由于相关技术的缺失,公司发展受到了不少制约。3月16日,中科院专利成果首场拍卖会山东专场的举办,为上述问题带来了转机。当天,该企业负责人陈彤以120万元将3件中科院高端专利收入囊中。
“这些都是公司发展急缺的技术,预计半年便可转化落地。”陈彤认为,相比公司自己研发,与中科院专家直接对接是一个更快捷的通道。而作为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的首场专利拍卖会,其竞争之激烈、效果之显著、政策“红包”之丰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刷屏”。
拍卖会上,省知识产权局还与中科院签署了《山东省知识产权局 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此双方正式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将在协同构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专利库、共建常态化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机制等方面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撑。
自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以来,我省科技部门迅速行动,主动发力,此次专利拍卖会正瞄准了新旧动能转换中“增加技术供给”这一重要环节。
高质量技术供给是新动能的源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院所大量科技成果“雪藏深闺”,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因此,政府牵线“缝合”十分关键。
山东在这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息,大学科技园建设正是众多举措之一。这种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的诞生,无论是对于新动能的培育还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均具有重要意义。东方海洋大学科技园负责人李志凌介绍,该科技园190余人的成员中,博士占到了一半以上,还有6名烟台“双百计划”人才,其中美籍华人李兴祥博士已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答辩。
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服务全省新旧动能转换?3月24日,省科技厅召开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研讨了服务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措施。
如果说大学科技园为我省厚植高端人才招来了“女婿”,那么,如何让“儿子”“女婿”都留得住成为关键。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显然是方法之一。前期,省科技厅首批组建了10个以科研人员名字命名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通过探索建立以精神激励为主的领军人才荣誉制度,实现科技领军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取得了良好效果。日前,省科技厅再次组织召开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研讨“一事一议”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地市行动 各亮“绝活”千帆竞发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应以全省“一盘棋”的思维,统筹推进优势产业培育、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全省协同联动发展。但与此同时,还应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这就需要各地摸清吃透当地科技创新现状与优势,明确重点突破方向。
3月14日,济宁市启动全市科技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大调研,拟用1-2个月时间对县市区的县域创新能力、创新载体、科技产业、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等进行摸底,探索科技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路径、新做法。
与此同时,其它地市也纷纷亮出各自方案,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千帆竞发。
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市缘油而建、因油而兴,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征,产业转型升级十分迫切。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落子山东,对于东营这类传统工业型城市而言,是一次突破发展瓶颈的重大历史机遇。
东营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制定出台《市科技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五年规划》和《市科技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全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同样抢抓机遇的还有莱芜市。这一钢铁产业一度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的传统工业城市,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大力实施创新兴市、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强筋壮骨、振兴提升。
在潍坊昌邑,《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平台建设、扩大科技合作等十个方面,提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黄金十条”,明确出其发力方向及路径。
此外,德州、淄博、烟台等地也纷纷吹响动能转换号角,分别从打造优势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打造制造业名城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历史重大机遇摆在面前,容不得彷徨、犹豫和懈怠。在相关政策的指引及各地市的积极行动下,山东运用科技的力量,逐渐激发出新旧动能转换的磅礴动力,铺陈开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画卷,正书写出国家战略的“山东担当”。
下一篇: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同意共建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新闻
- 省科技厅积极发挥孵化器众创空间作用培育发展新动能 (2017-05-19)
- 山东:筑就企业“暖巢” “孵化”新生动能 (2017-05-25)
- 刘为民一行到菏泽调研科技创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2017-05-31)
- 刘为民厅长到菏泽调研科技创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2017-06-02)
- 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