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创新“五个一”发展模式 东营“生态谷”蓄势待发

2009-11-17 17:17:58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工作中,具有关键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措施是科技创新。随着科技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逐年紧密,东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日趋完善,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项目是以建设国家一流大学科技园为目标,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及其它高校院所的优势学科,按照“五个一”(选择一家骨干企业、依托一家大院大所、引聘一名高层次专家或创新团队、建设一个研发中心、服务一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以生态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为主导,聚集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载体、引领产业发展,建设的集创新、创业、研发、孵化、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区域生态产业技术研发社区。“生态谷”项目建设在促进东营高端产业区建设,推动东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将成为东营科技发展的又一创新型平台。


功能准确定位 项目建设丰富


  据了解,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山东省建筑节能示范园区、山东省服务业发展重点园区、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园区。
  它具有多重创新功能。生态谷建设伊始就明确了自己的功能定位。
  一是生态型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基地。立足于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服务,重点开展有利于环境友好、有利于资源节约、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技术,孵化产业。
  二是生态化建设理念的展示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引入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态和可循环理念,努力打造生态园区。
  三是生态化环境绿化、美化的示范园。集成我市滨海盐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和盐生植物选育、引种、栽培,盐碱地综合治理等技术成果,建设成为盐生植物的示范园区,为“黄河水城”建设搞好技术服务
  其中建设内容包括:选址位于东营经济开发区(高新区)黄河路以南、辽河路以北,东六路与福州路之间,总用地312.9亩,建设用地面积286.05亩。建设内容包括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企业技术研发总部基地、中澳生态科技城、国家生产力学院、青年创业基地五部分,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容积率1.03左右,建筑密度21.6%,绿地率36.7%。

快速突破 跨越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加快推进生态谷建设,政策、基建、融资、项目等各路齐头并进、紧张有序。截至目前,已完成总投资1.2亿元,总开工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1.8万平方米的企业院士工作站已竣工验收,2.4万平方米的企业技术研发楼已完成主体工程,2.8万平方米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一期工程今年可完成主体框架。
    高标准规划。通过综合比较,选择巴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与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同承担“生态谷”项目区的规划设计任务。自2008年4月开始,陆续完成了园区修建性详规,企业研发总部首期2万平方米和二期2.4万平方米的建设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已通过规划、建设部门的审批;中澳生态科技城建设方案已报规划部门审批;目前,正在对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基地进行方案设计,已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园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也在紧张进行中。
  精细化施工。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要求,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具有特级资质的金宇建设集团作为项目承建方,济南市建设监理公司作为项目监理方。施工过程中,坚持质量管理、原材料采购、资金审批等流程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建立了定期例会和专题会议议事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处理好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代建方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目前,企业技术研发总部基地的一期中心岛组团10栋研发楼已进入墙体施工,二期东研发组团已完成桩基工程,近期将开工建设。通过招标确定了地源热泵、门窗和玻璃幕墙安装等工程施工单位。园区公共照明已进入方案论证和设计阶段。
  多渠道招商。通过开展企业需求调查,举办推介会、企业座谈会以及政策性引导等形式,广泛宣传,积极吸引企业入园建设研发机构,先后有38家企业提出入驻意向和申请。2008年12月4日,与首批选定的12家企业研发机构正式签订了入驻协议。目前,正在加紧组织东研发组团的招商工作,积极促成有入驻意向的科达集团、万达集团、万得福集团、金泰集团、高原公司、国瓷公司、中凯风电、天圆铜业、鸿基机械等重点企业签署入驻协议。
  公司化运作。实行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与大学科技园公司一体化办公,按公司化运行的工作模式,提高了项目运作效率。自去年9月份以来,大学科技园公司顺利完成了公司法人注册、增资扩股等工作。委托山东省工程咨询院完成了“生态谷”项目区、生态产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积极申报国债资金和省调控资金项目。东营市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挥“生态谷”建设运营平台作用,获得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省建筑节能专项等上级资金1000多万元;获得市商业银行8000万元贷款授信;申请的“生态谷”商标已由国家工商总局受理。
  生态谷开工建设引得各方关注,接待各级领导考察50余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全省节能建筑示范园区”。


生态谷发展愿景


  经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建成区占地面积1000亩,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300家,建成省级以上工程中心20家,企业院士工作站5至1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3至5个,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年技工贸收入8亿元。将生态谷建设成为全市高端产业的孵化平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技术支撑平台、全国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并力争成长为高新技术上市企业。(邓廷辉  孙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