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平台 > 正文

无棣海参高效生态养殖产业发展之路

2012-02-14 23:14:21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无棣县海区历史上并没有海参品种的自然分布。2005年,无棣县开始引进刺参这一珍贵品种探索养殖,并逐步获得育苗和池塘养殖的成功,实现了“东参西养”。2010年,无棣县将海参确定为本地域调整海水养殖结构、转变渔业生产方式的战略性品种,开始走向海参高效生态养殖产业化发展道路。


探索起步 海参宝宝无棣“安家落户”


    2005年,山东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开始进行海参引进试养,该区域自然条件适宜,养殖用水为鲁北盐场一级制卤池水,水质良好,盐度适宜(26‰—32‰),pH值稳定,浮游植物密度大,悬浮物少,进行海参养殖时几乎不用沉淀。改造池塘面积60亩,进行加深,使池塘有效水深能够达到2.0米以上。利用石头、水泥预制空心砖、管、瓦等多种材料人工摆放形成参礁,作为海参养殖附着基,按照一定技术要求和规则,投放到海参养殖池塘。利用塑料膜或水泥预制板进行护坡。海参养殖池塘建设好后进水,水位在1米以下,然后施肥,待水达到一定肥度,温度适宜时放苗。海生公司所养殖海参生长良好,但产量较低,所采捕海参规格达到每公斤8头左右,后来这些养殖海参被用来作为种参进行繁育,并取得成功和效益。
    同年,山东海城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滨州港正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投资改造海参养殖池塘100亩,均养殖成活,但产量不多,效益不好。其中海城公司所养海参由于后期冲加新水时,水源水质受到污染,致使绝大部分海参死亡,已长成的海参未能及时采捕出池,造成人为损失。
    通过几家养殖企业的试验性的养殖,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产量和好的效益,但从此证明了海参这一无棣近海并无自然分布的名贵品种是可以安家落户的,无棣的自然条件是适于海参正常生长的。此后由于海参养殖在建塘、造礁、苗种等方面投资过大,并且技术也不成熟,养殖单位认识不够,引导不足,使无棣的海参养殖一直处于停滞阶段。


育苗先行 种质优良俏销省内外市场


    在海参育苗方面,2008年实现了零的突破。2008年无棣县通过利用原有对虾育苗室进行海参育苗取得成功,苗种单茬产量达到每立方水体3.5公斤。自此,海参苗种繁育产业便在无棣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县已拥有海参育苗水体10万立方以上,海参苗种年生产能力150吨。2011年已产海参苗种超过100吨,所产苗种除本地放养外,大量销往胶东、东营以及辽宁大连等海参养殖地区。养殖业户普遍反映,无棣所产海参苗种,种质优良,数量充足,成活率高,厂家信誉良好,苗种供不应求。  
    山东省友发水产有限公司从2008年该公司开始建设海参育苗厂,目前总育苗水体达到3万立方,并打1300米深的地热井、低温井各1眼,用于养殖水换热调温,实现了清洁化生产,年产海参苗种5万公斤。由于无棣近海是多条河流的入海口,海水肥沃、无污染,自然海水富含海参的天然饵料——硅藻,为海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越条件,形成无棣海参育苗显著的自然优势;且育苗单位按照无公害要求,不使用违禁药物,只喂给以藻类为主的天然饵料,生产的海参苗健康,生长发育快,品质优良,深受参农信赖,2011年无棣有2家海参苗种生产企业被省渔业协会海参分会评为“‘信得过’海参育苗企业”。


池养成功 养殖规模迅猛膨胀


    坐落于无棣东部沿海的山东省友发水产有限公司从大连引进参苗在公司盐场进行小面积试养,利用盐田制卤区建设标准化池塘,以天然生长的海藻为饵料,实行生态养殖,辅之以高位水库、卤库处理海水、调节盐度等配套技术措施。彻底解决了影响参苗存活与生长的“水混、水淡、夏热”的诸多问题,海参养殖取得成功,亩产海参达75公斤。
    2010年,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转变养殖生产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提出了大力发展海参养殖业和工厂化设施渔业的战略思路,并为此出台了正式文件,制定目标措施,鼓励发展海参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锁定“十二五”目标10万亩。
至此,无棣海参养殖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2010年现代渔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海参池塘建设,新建标准化池塘6000亩。目前全县海参放养面积已迅速发展到3万亩,均长势良好,成功在望。从少部分出池海参产量看,一般在50-75公斤/亩,每亩效益上万元,十分可观。省海洋与渔业厅、中国海洋大学、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省渔技站等领导、专家和学者多次到无棣考察、调研和指导无棣海参养殖业的发展,指导工作,对无棣这一战略产业的发展普遍看好,并提出意见建议,认为无棣海参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前景十分广阔。(马荣彩 温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