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经济 > 正文

院地合作再结硕果

2009-10-21 22:30:33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金秋时节,院地合作再结累累硕果。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山东瀚霖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项目——生物法年产万吨长链二元酸技术开发项目在莱阳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产业化一期工程正式投产。
  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率队对该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出席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暨二期工程奠基仪式。李家洋一行对原料处理、长链二元酸发酵生产、自动控制和产品分离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认真听取了公司技术人员的介绍,仔细询问了一期产品的生产过程、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市场开发等情况。并对长链二元酸项目一期投产的成功表示祝贺,对山东省各级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李家洋指出,中科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一直致力于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中科院建立了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启动了“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长链二元酸项目的成功得益于科研机构雄厚的技术积累,企业的资金和市场优势,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科技管理部门的有力组织和推动。该项目投产成功是“政、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也是中科院近年来在生物技术领域成功的产业化示范工程。李家洋希望微生物所在与瀚霖生物技术公司共建研发中心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项目研究,提高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延伸产品产业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贡献。
  省科技厅副厅长孙伟主持科技成果鉴定会。来自中国科学院、江南大学、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等相关行业国内9位知名专家,在认真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和听取了公司技术人员的工作与技术报告汇报后一致认为:该项目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菌种技术,选用了节能、高效设备,应用了创新工艺,该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的产业化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加大对长链二元酸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把瀚霖生物公司长链二元酸产业做大做强,推动莱阳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孙伟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致力于“省院”合作,依靠高新技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该项目是省院双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院地共结的丰硕成果,是我省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典范,是我省在生物技术领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她希望公司对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使二期工程能尽早竣工投产,也期待中科院与山东的合作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入,以优良的成绩回报社会。
  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技术是经过中科院微生物所两代科学家近40年潜心研究取得的一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该技术先后获得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七项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和产业化前景。
  据悉,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对该产业化项目十分关注,并做重要批示。生物局、微生物所等部门领导多次赴山东协调和推动项目的实施。该项目一期已经投资7亿元,计划投资总额30亿元,将建成世界上产量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长链二元酸生产和研发基地,年产能将达到6万吨,产值预计近4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投产试车成功,年生产能力1万吨。该项目是中科院启动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以来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一项重大的产业化工程。随着二期、三期工程的开工,以及下游产品的陆续开发,该项目有望促成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新科技产业。
  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张知彬、微生物所常务副所长黄力、副所长刘双江,烟台市常务副市长郝德军、莱阳市等有关领导陪同活动。(谭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