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经济 > 正文

电子商务前景光明——西安交通大学李琪教授谈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

2012-05-23 01:19:43   作者:记者 郭跃军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李琪,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特聘专家,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济南科技市场十五周年发展论坛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李琪教授做了题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挑战》的演讲。


电子商务进入大规模发展应用和运营阶段


    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用户数量显著增加,并达到相当规模。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升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运营管理水平和整体创新能力。
    电子商务的溢出效应日益显著与传统产业进一步融合,直接带动物流、金融和IT等行业发展。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效应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电子商务,特别是一些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中的中小企业大规模“集体上网”,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动力。
    政府部门介入,监管与扶持双管齐下,未来区域电子商务发展将会面临更好的政策环境。
    2010年,商务部、工信部以及地方经信委等监管单位都已经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纳入十二五规划的范畴之内。作为驱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拉动GDP增长的新媒体经济典型模式,未来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多政策资源的支持,而更多的国字头的企业也将进入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成为现有领先企业潜在竞争对手。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采购、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将向企业内部的深层次延伸,与企业内部价值链深度整合。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电子商务将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升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运营管理水平和整体创新能力。 


开放性是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重要形态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B2C领军企业,京东商城已经向商户敞开了网络平台,化流量为交易。
    电子商务的外延在不断的扩散,以金融产品、旅游产品、精品消费为代表的无物流电子商务将成为整个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金融产品中的基金业务、金融理财产品的电子商务业务已经开始起步;旅游产品、票务等细分市场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将会成为和传统渠道相抗衡的重要流通渠道;2010年最重要的一个创新模式是团购网站。
随着Groupon取得巨大成功,全球范围内的模式复制者相继批量出现。截至2010年底,中国大陆已经出现了1000多家高度相似的团购网站。2011年9月达到5000多家。 


移动电子商务将加速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数量巨大的移动电话用户,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到2009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7.4亿,且仍然拥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形势回暖,消费活跃,网上支付交易额成长空间巨大;截至2010年底,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5.5亿,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
在多项核心数据方面都已经超越Paypal成为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传统贸易“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受到冲击,以跨境小额交易为代表的外贸电子商务却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农村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商务部出台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指出,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元。该规划还提到,要建立以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形成覆盖主要城市,辐射农村的快捷、便利、畅通的网络购物配送体系,满足网络购物快速发展的需要。
    农村网民将成为网民增长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农村网民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城镇网民。2007年至2009年,农村网民年均增长71.6%,远高于城镇网民年均增长34.6%的速度。到2009年底,农村网民规模达1.0681亿人。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远低于城镇,增长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