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经济 > 正文

邹城经济开发区:“区中园”成产业聚集洼地

2012-04-24 17:20:53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四月春风暖,邹城经济开发区喜讯频传:总投资1.2亿元的呱呱鸭畜禽有限公司种鸭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5.3亿元的山东信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投资1.1亿元的煤矸石烧结砖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的金鼎实业技术改造扩能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邹城兖煤华源商贸有限公司……数个大项目相继落地开花,进入开工调试阶段。


六大特色“区中园”分巢引凤


    邹城经济开发区以做大总量、做优规模、做长链条、做高效益为目标,全力加强“区中园”建设,提升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加快联合组团式发展。
    “区域现代产业的发展,必须避免产业同构、行业雷同和低水平同质竞争。”开发区管委会书记、主任李晔说。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区内现有产业基础条件,邹城经济开发区实施了“区中园分巢引凤”战略,开发区内形成多个专业产业园。 “这样的好处是,根据产业安排、优化空间布局、集聚各类要素,按产业做专、做精、做优,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目前,形成了高性能铝型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落陵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六大特色“区中园”。


设施服务并行筑栖居良地


   经济开发区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同步实施、项目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对区内项目安排、企业归类、具体地块、厂房建设及区内设施等进行合理布局,逐步完善园区的城市化功能,采取BOT方式对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经营,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园区西泵站建设。为打造优美投资环境,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办得好,现已实现道路、供电、供热、供天然气、供水、排水、污水处理、通讯、互联网等“九通一平”,形成了“六纵八横”城市道路框架。建区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累计超过到4.3亿元,开发面积735亩。2009年,获得由中国开发区发展促进会、联合国亚太城市发展中心等六家权威机构联合组织评选的“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称号。
    在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不断强化开发区整体服务功能,逐步打造形成一个高精产业配套区域:以西外环为轴线,建设一个集总部经济、软件开发、科技创业中心、商住、公寓、会所、特色餐饮业等为一体的园区综合服务区。投入近2亿元,建设了17.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以租赁的方式吸纳众多的小型加工企业进驻,为发展支柱产业就近提供配套产品。


产业聚集洼地效应凸显


    经济开发区围绕“区中园”建设这条主线,通过改组、改造和改革,整合优势资源,扶持企业走战略合作之路,靠外靠强。引导了达芙妮制鞋、兖煤精艺等知名企业向开发区集中,形成了一个产业聚集的洼地。
    依托兖矿集团强大的煤炭生产能力的煤化工产业,以科澳铝业、恒泰玻纤、意可曼高分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华鲁医药、山东圣立堂药业、孔圣堂制药有限公司、尤特尔生物酶催化剂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精益科技、世纪矿山、合兴科技等打造的“半小时装配圈”——矿山机电装备产业基地,以兖矿物流、交运物流、白马河港口水运业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以电动大巴、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等六类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区中园的产业聚集效应增强了搏击市场风浪的能力。
    新引进的上海中乃科技医药中间体项目、山东金山新材料科技POF热缩膜项目等一批投资额亿元以上的中型项目借助核心工业园的联体优势,形成自然组合式的联合航队,企业生产能力和发展规模逐步壮大。今年以来,开发区新批进区项目7个,总投资19亿元;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14亿元;续在建项目11个,拟建亿元项目5个,重点在谈亿元项目15个。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28亿元,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3.626亿元。(王胜男  李 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