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经济 > 正文

“中国牡丹之都”实至名归

2012-03-27 22:48:17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2012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菏泽市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菏泽市副市长黄秀玲介绍,菏泽一直被称为中国牡丹之乡、中国牡丹城,在牡丹种植面积、栽培品种、科技研发、生产加工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菏泽牡丹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牡丹栽培面积达12万亩,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菏泽市共有牡丹花卉专业村35个,专业户1万余户,从业人员5万余人,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随着牡丹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牡丹产业链条越拉越长,菏泽牡丹,将由过去的单一观赏、药用逐步走上催花、盆花、鲜切花、“不凋花”、深加工等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开发生产之路,“四季赏牡丹”已成现实,牡丹“不凋花”艺术品已批量生产,牡丹籽油、牡丹酒、牡丹茶、牡丹食用菌已开发成功,牡丹营养食品、牡丹日用品正在深层次研发,今后还将有更多的牡丹新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
  自去年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落户菏泽以来,为充分发挥菏泽牡丹的资源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快牡丹产业化进程,菏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牡丹产业奖补办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牡丹产业园建设进行重点支持;对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的牡丹种植户均给予适当的补贴。市财政每年列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牡丹产业发展,重点用于牡丹新品种新技术的攻关、国内外牡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技术培训、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
  据菏泽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学湘介绍,目前菏泽大型牡丹苗木繁育基地30多处,反季节牡丹温室催花大棚200多个,年产标准化牡丹观赏种苗1000余万株,牡丹四季催花200万盆,牡丹鲜切花400万枝。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的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237个品种。菏泽也由此成为当今中国牡丹最大的出口基地,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生产、繁育、科研、观赏基地。按照基地发展规划,菏泽市牡丹区选择14个乡镇(办事处)规划3条具有旅游观光功能的牡丹标准化产业带,到到2015年,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达将达到80-100万亩;到2020年,将逐步形成以牡丹区牡丹办事处为中心、半径达35公里的牡丹产业区,全市牡丹种植面积达210万亩。其中,旅游观赏牡丹10万亩,油用牡丹200万亩;年产观赏牡丹5000万标准株;年产牡丹籽油1.5亿公斤,牡丹产业总产值将达122.5亿元。(记者  郭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