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科技局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民营科技工作,不断提高民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民营科技经济成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截至目前,全区共培植区级民营科技企业110家,市级1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中国专利山东专利明星企业6家。
政策推动。出台河东区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管理若干办法,在财政与税收、信贷与金融服务以及信息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出台科技进步的相关政策文件,引导、规范各种科技资源,更好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利用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方位宣传民营科技企业,营造民营科技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整合科技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
项目带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开展科技项目调研,多渠道挖掘项目资源,今年以来,共组织人员30多人(次)深入企业、园区开展项目调研10多次,提炼科技项目37项,其中重点项目18项。在此基础上,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0余项,其中有5个项目已获得科技部和省市科技厅局无偿科技资金扶持,累计争取科技资金146万元。三丰化工《年产6000吨烷基酚抗氧剂》获得国家创新基金60万元无偿资金支持,宏艺科技《HY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获省创新基金46万元无偿资金支持。
产学研联动。实施“四个一”工程,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为纽带的新型产学研科技合作机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在注重技术引进的同时,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赛博特食品、三丰化工、同德蔬菜等企业与大专院校或科技院所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关系,引进10多项新技术,开发出上百种新产品;宏艺科技等企业成功申报发明专利,掌握了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服务推动。立足于部门职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科技服务上来,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综合运用政策、项目、信息服务等多种手段,通过调查问卷、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形成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抽调工作人员和骨干力量靠上,积极帮助企业和个人撰写项目材料、讨论技术细节、组织查询上报等工作。近日,针对部分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宏艺科技、天一液压等企业与建设银行成功签约。(崔安明)
政策推动。出台河东区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管理若干办法,在财政与税收、信贷与金融服务以及信息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出台科技进步的相关政策文件,引导、规范各种科技资源,更好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利用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方位宣传民营科技企业,营造民营科技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整合科技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
项目带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开展科技项目调研,多渠道挖掘项目资源,今年以来,共组织人员30多人(次)深入企业、园区开展项目调研10多次,提炼科技项目37项,其中重点项目18项。在此基础上,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0余项,其中有5个项目已获得科技部和省市科技厅局无偿科技资金扶持,累计争取科技资金146万元。三丰化工《年产6000吨烷基酚抗氧剂》获得国家创新基金60万元无偿资金支持,宏艺科技《HY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获省创新基金46万元无偿资金支持。
产学研联动。实施“四个一”工程,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为纽带的新型产学研科技合作机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在注重技术引进的同时,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赛博特食品、三丰化工、同德蔬菜等企业与大专院校或科技院所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关系,引进10多项新技术,开发出上百种新产品;宏艺科技等企业成功申报发明专利,掌握了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服务推动。立足于部门职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科技服务上来,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综合运用政策、项目、信息服务等多种手段,通过调查问卷、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形成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抽调工作人员和骨干力量靠上,积极帮助企业和个人撰写项目材料、讨论技术细节、组织查询上报等工作。近日,针对部分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宏艺科技、天一液压等企业与建设银行成功签约。(崔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