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高新区被列为第一批省级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创新药物(菏泽)孵化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入围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省重点产业集群,步长制药、华信制药等公司成为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菏泽市牡丹区着力发展培育的产业经济已是风生水起,经济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骨干子新材料、文化旅游为重点扶植对象,该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特色园区隆起经济发展增长极
牡丹区依托“一区八园”和生物医药、煤电化工、机械电子新材料等六大产业,大力推行特色园区与产业集群优势叠加的发展模式,统筹安排,一园一色。
该区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目标,以菏泽高新区为龙头,又规划建设了沙土食品、马岭岗新能源、黄罡新型建材等八大乡镇特色产业园,将生物医药、煤电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六条产业链”的项目对号入园,集群发展。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聚集“产业链”企业36家,其中4家企业参与制订6项医药产品标准,10个产品获山东名牌称号,拥有省著名商标10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成为全省第四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目前,六大产业中涌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多家,有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58家过亿元,19家进入全市工业企业纳税百强,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激活新潜能
集牡丹、宗教、祖源、民俗等文化资源于一身是牡丹区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是该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资源优势释放出了新潜能。
牡丹区坚持文化与旅游互动,深入挖掘整合现有资源,加大牡丹书画、网络动漫、文娱演艺等文化产业发展力度,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牡丹文化产业园、中华祖源文化园、黄河文化产业园、穆李乡村风情园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快速推进,串联发展。牡丹区旅游品牌的提升,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加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百花齐放。鲁南动漫影视产业基地已聚集动漫、影视、网络等公司20多家,创作的《动漫山海经》是我国第一本彩绘古典名著动画片电子书籍。宇生文化公司原创的三维动漫连续剧《我的天娜》,被全国动漫影视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评为重点扶植对象,经国家广电总局立项、备案后,已与200多家电视台签订了播映协议。目前,全区有14个文化旅游项目建成开放,20多个项目正在实施,国家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2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去年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
传统农业瞄准都市谋求新发展
“鲁绿”牌大葱、“龙池”牌大蒜、“沙土”牌瓜子、“杜庄”牌大米等绿色无公害认证品牌27个,胡萝卜、芦笋等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50万亩……无声的数字诠释的是牡丹区都市农业蓬勃发展的有声力量。
立足区位优势,牡丹区着力打造了城区的“菜篮子”、“果盘子”和“后花园”。皇镇山药、万福甜瓜、何楼辣椒,沙土芦笋、胡萝卜,马岭岗苹果、蔬菜,牡丹办事处的花卉苗木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带迅速壮大。在290家农民经合组织的引领下,果蔬销售也实现了由提篮小卖向订单购销、超市销售、网上交易等方式的转变。开心农场、农夫田园、生态渔家以及蔬菜、草莓、苹果等采摘园在乡村的数量日益增多,已成为市民体验农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的快乐去处。(王凤起 郜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