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近日,山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卜祥联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回顾总结了我省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强调今后农产品监管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卜祥联介绍说,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重要的农产品输出大省,素有3个1/3之说,即1/3出口国外,1/3输出省外,1/3省内消费。这种以输出为主的农产品结构特点,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都提出了极高的刚性要求,否则很难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
近年来,我省始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当作一件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工作中突出五大监管重点、狠抓五大关键环节、健全五大保障体系、强化五大措施,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逐步提升趋势。2010年,我省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平均达到98.4%,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11个,省级标准化基地建设示范县16个,各类标准化基地达到3000多个。全省“三品一标”有效使用标志企业单位达2328家、产品5624个,“三品一标”原料基地2650多万亩。2010年全省蔬菜例行检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8.4%。
卜祥联介绍,尽管近年来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着农民缺乏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内在动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生产方式、技术、观念上的障碍,投入不足、“没钱办事”以及农产品及农药市场监管乏力等困难和不足。“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我省“十二五”时期总体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产品认证、应急管理、监管执法等体系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执法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
卜祥联介绍,《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已经颁布,并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一部重要法规,也是依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法律依据。贯彻实施好这部法规,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省将以《条例》为武器,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不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向深入。工作上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主要工作任务在基层,有机构管,有人员干是基础。要在健全强化市级监管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向县乡两级延伸。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省市县乡村5级监管服务网,基本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盲区。
二是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实施国家质检体系建设二期规划,全省各市县全部建立起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逐步形成以省部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实现省市县三级检测网络上下贯通、运行高效、参数齐全、支撑有力。
三是全力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有标可依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重要前提。前些年,省、市两级都制定了大量的农业标准,但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配套性较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加快健全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相配套、成系列的农业标准体系,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依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突出抓好农资监管。强化农资监管是杜绝农产品源头污染的关键措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要在前些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农药登记备案、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监管长效机制,保证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五是不断完善“三品一标”健康推进机制。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是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把“三品一标”作为农业部门的工作名片,区域优质农产品的精品代言,充分展示,集中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展示贸易台,积极扩大品牌宣传,拓展市场空间,发挥品牌效应。
六是加快省、市、县三级农产品监管平台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生产全程监控和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2009年16个县级监管平台、所属的56个蔬菜、苹果、茶叶以及蔬菜批发市场监控点已安装完毕,省与16个县的监管联网已基本实现。未来五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平台建设力度,以手段现代化替代传统、落后的监管模式,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 “贯通上下、高效便捷、监控有力、监督到位”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七是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水平。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突发性、敏感性的特点,我们将以强化风险管理为重点,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应急制度,完善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落实相关职责,规范应急程序。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尽快建立起信息畅通、联防联控的应急处置网络,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防范能力。(昊 言)
卜祥联介绍说,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重要的农产品输出大省,素有3个1/3之说,即1/3出口国外,1/3输出省外,1/3省内消费。这种以输出为主的农产品结构特点,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都提出了极高的刚性要求,否则很难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
近年来,我省始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当作一件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工作中突出五大监管重点、狠抓五大关键环节、健全五大保障体系、强化五大措施,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逐步提升趋势。2010年,我省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平均达到98.4%,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11个,省级标准化基地建设示范县16个,各类标准化基地达到3000多个。全省“三品一标”有效使用标志企业单位达2328家、产品5624个,“三品一标”原料基地2650多万亩。2010年全省蔬菜例行检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8.4%。
卜祥联介绍,尽管近年来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着农民缺乏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内在动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生产方式、技术、观念上的障碍,投入不足、“没钱办事”以及农产品及农药市场监管乏力等困难和不足。“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我省“十二五”时期总体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产品认证、应急管理、监管执法等体系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执法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
卜祥联介绍,《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已经颁布,并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一部重要法规,也是依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法律依据。贯彻实施好这部法规,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省将以《条例》为武器,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不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向深入。工作上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主要工作任务在基层,有机构管,有人员干是基础。要在健全强化市级监管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向县乡两级延伸。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省市县乡村5级监管服务网,基本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盲区。
二是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实施国家质检体系建设二期规划,全省各市县全部建立起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逐步形成以省部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实现省市县三级检测网络上下贯通、运行高效、参数齐全、支撑有力。
三是全力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有标可依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重要前提。前些年,省、市两级都制定了大量的农业标准,但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配套性较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加快健全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相配套、成系列的农业标准体系,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依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突出抓好农资监管。强化农资监管是杜绝农产品源头污染的关键措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要在前些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农药登记备案、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监管长效机制,保证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五是不断完善“三品一标”健康推进机制。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是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把“三品一标”作为农业部门的工作名片,区域优质农产品的精品代言,充分展示,集中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展示贸易台,积极扩大品牌宣传,拓展市场空间,发挥品牌效应。
六是加快省、市、县三级农产品监管平台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生产全程监控和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2009年16个县级监管平台、所属的56个蔬菜、苹果、茶叶以及蔬菜批发市场监控点已安装完毕,省与16个县的监管联网已基本实现。未来五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平台建设力度,以手段现代化替代传统、落后的监管模式,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 “贯通上下、高效便捷、监控有力、监督到位”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七是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水平。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突发性、敏感性的特点,我们将以强化风险管理为重点,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应急制度,完善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落实相关职责,规范应急程序。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尽快建立起信息畅通、联防联控的应急处置网络,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防范能力。(昊 言)